56岁女子突发脑梗离世,医生叹息:饭后一件事,或是“祸根”



56岁女子突发脑梗离世,医生叹息:饭后一件事,或是“祸根”
本文插图



上周一天夜里 , 救护车呼啸而至 , 送来一位不省人事的女性患者 。 一群人在急诊室呼喊着 ,“医生 , 医生 , 快救救她啊 , 她没有反应了 。 ”
患者是56岁的李阿姨 , 刚退休不到1年 , 儿子在外地工作 , 自己退休后就赋闲在家 。 平时没什么事 , 感觉生活比较乏味 , 也不跳广场舞 。
半年前 , 就开始在小区的麻将室里打牌 , 几乎每天都打牌到凌晨 , 偶尔还通宵打牌 。 因为李阿姨患有高血压5年 , 老伴和儿子都劝她少打牌 , 尤其是不要熬夜 , 但收效甚微 。 她自认为每天都在吃降压药 , 血压不会高的 , 所以 , 一如既往的“坚持打牌” 。
发病当夜 , 李阿姨吃完晚饭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牌局 , 打了2个小时后 , 人感觉有点头晕 , 麻将室老板就给她喝了一杯牛奶 , 她感觉好些了 , 就继续“战斗” 。 不料 , 因为牌桌上“碰牌”的问题 , 李阿姨非常生气 , 与一位牌友争执起来了 , 很快就闹的脸红脖子粗 。 争吵中 , 她感觉头晕加重 , 两眼一抹黑倒在地上 , 牌友见状赶紧拨打了120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
患者到达急诊室时 , 人已经失去意识了 , 呼之没有反应 , 四肢也未见活动 。 测血压180/105mmHg , 心率104次/分 , 立即做了一个头颅CT , 医生阅片后诊断“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 予以告病危 。
患者发病才1个多小时 , 医生建议静脉溶栓治疗 , 家属签字同意溶栓 。 经过溶栓治疗后 , 患者病情没有明显的改善 。
1天后复查头颅CT , 患者出现了脑疝形成(大面积脑梗死容易出现这种病情恶化) , 出现浅慢呼吸 , 呼吸幅度也在减小 。 给予了积极的脱水 , 改善循环 , 降压 , 吸氧等治疗 。 发病第3天 , 患者最终出现心跳停止 , 宣告死亡 。

56岁女子突发脑梗离世,医生叹息:饭后一件事,或是“祸根”
本文插图



对于患者的离世 , 医生叹息:这个年纪 , 本应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 怎能天天打牌呢 。
长期熬夜打牌 , 生气情绪波动是脑梗死的明确诱因 , 高血压是危险因素 。 患者有高血压 , 平时也不注意控制 , 虽然在吃药 , 但是自己很少测量过血压 , 血压是否控制到正常范围都不清楚 。 而且 , 长期打牌 , 久坐 , 导致血流循环不畅 , 血流减慢 , 很容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 。 结果她一激动 , 血压飙升 , 心率加快 , 导致血流速度加快 , 对血管壁的冲击力明显增大 , 导致血管壁的斑块或者血栓脱落 , 堵塞了大脑血管引发脑梗死 。
医生忠告:身体出现5种征兆 , 或暗示脑梗即将来临 , 请及早就医
征兆一、流口水
流口水是脑梗的常见征兆之一 , 白天和夜间均可出现 , 夜间睡觉时更明显 , 次日可在枕头、床单上发现大量的口水 , 主要表现为不受控制的流口水 , 甚至有可能被呛醒 , 有的人还会伴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 。
这是因为脑血管出现供血不足或堵塞 , 导致大脑中枢神经对咽喉肌、舌肌活动的控制力减弱有关 , 使口腔活动不受控制 , 因此出现流口水的情况 。
流口水可能持续数分钟、数秒钟就好了 , 但又容易反复出现 。
征兆二、哈欠连天
一般脑梗来临前 , 多因为高血压、高血脂、熬夜等危险因素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 血流减慢 , 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 就会出现连续不断地打哈欠、犯困的征兆 。
打哈欠是通过肺部扩张 , 来补充大脑所需的氧气 , 故而哈欠连天 。
征兆三、言语含糊
言语含糊 , 说话不清楚是脑梗的典型征兆之一 , 是因为大脑的语言中枢区域出现供血不足 , 引起神经缺损症状 , 表现为舌根发紧 , 找词困难 , 口齿吐词不清晰 , 严重时会出现失语的情况 。
征兆四、手脚麻木
手脚麻木也是脑梗患者较为常见的征兆之一 , 主要表现为一侧手脚出现麻木感 , 有时可伴有面部、舌头、口唇麻木 , 这大多数是因为血流减慢 , 脑供血不足导致的 。
征兆五、头晕头痛
头晕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症状 , 比如感冒、劳累熬夜、血压波动、血糖升高都有可能引起头晕 。
但是 , 头晕也是脑梗的征兆之一 , 是因为血流减慢 , 造成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所致 , 可伴有头痛 , 视物模糊 , 耳鸣等 , 如果在一段时间频繁的出现头晕头痛 , 伴有高血压 , 高血脂 , 就更应该警惕脑梗 。

56岁女子突发脑梗离世,医生叹息:饭后一件事,或是“祸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