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谨慎注意怀孕?什么时候又是怀孕的最佳时期呢?
1.病毒性肝炎患者注意怀孕
本文插图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及非甲非乙型等,分别由甲型病毒、乙型病毒等引起 。 乙型病毒具有肝炎表面抗原 。 肝炎病毒是通过食物、输血、注射及其他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染的 。 由于妊娠期需要提供大量的营养来保证胎儿生长发育 , 糖元肝脏内代谢增加 , 加重肝脏负担 , 若糖元储备不足 , 可引起肝功能障碍 , 因此孕妇是肝炎的易感染人群 。 如果被感染时正处在妊娠晚期 , 尤其是黄疸性肝炎 , 则极易发展成为重型或急性、亚急性黄色肝萎缩 , 胎儿有极高的死亡率 , 肝炎孕妇的死亡率约为2%~11% 。 在分娩过程中 , 出血、手术创伤、麻醉以及体力消耗等导致肝炎症状加重的肝炎孕妇则容易使母婴的生命受到威胁 。 由于妊娠期患病时间的长短不同 , 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
在妊娠初期患病 , 可加重孕妇妊娠反应 , 恶心、呕吐加重 , 严重时甚至出现脱水、酸中毒 。 在妊娠晚期得病时 , 则可伴随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比如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 , 甚至抽搐等症状 , 可严重威胁母婴生命 。 由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 , 机体内的凝血机制受影响 , 产后极易发生出血 。
在妊娠早期得病时 , 对新生儿畸形的影响并不大 。 但晚期患病时 , 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的死亡则非常普遍 。 无症状的乙型抗原携带者 , 新生儿出生时约5%~7%抗原呈阳性 , 可能是经胎盘传播 。 如在妊娠后期患病 , 胎儿及新生儿约20%~30%肝炎表面抗原呈阳性 。 有些新生儿出生时抗原为阴性 , 但后来却会转变为阳性而发病 , 可能是产道的血液被胎儿吸入或由胎儿受损伤的皮肤裂口传入而造成 。
一旦发现孕妇患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要积极治疗以预防发展成重症 。 在妊娠期 , 一定要充分休息 , 保证营养的供给 。 为了减少畸胎 , 妊娠早期最好做人工流产;妊娠中期及晚期发病者 , 均不宜终止妊娠 。 因为此时任何药物或进行引产 , 都会引起肝脏负担加重 。 晚期患病对孕妇及胎儿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 故宜加强治疗 , 严密观察 , 防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 分娩期应准备新鲜血同时预防产后出血 。 新生儿留脐血做肝功能及抗原测定 , 阴性者仍可发生病毒性肝炎 , 故每一个新生儿都必须隔离护理 , 并密切注意有无肝炎症状出现 。 患者不宜母乳喂养 , 乳母回奶时 , 宜用中药 , 而不要用雌激素 , 以防对肝功能造成意外损伤 。
2.乙肝转阴后注意怀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是肝功能检查的常规项目 , 也称为澳抗 。 如果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则会出现检查结果异常 。 但即使感染了乙肝病毒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 这与病毒的多少、型别及被感染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 HBsAg呈阳性 , 经两个月观察(潜伏期)没有出现肝炎的症状和体征 , 又表现肝功能正常 , 那她就是健康携带者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在携带者体内存活很久 , 虽无肝炎表现 , 但却是传播乙肝的危险因素 。 因此一旦发现HBsAg阳性后 , 一定要积极地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 其中除必要时复查HBsAg外 , 还应检查HBeAg(即乙型肝炎e抗原) 。 如此种结果呈阳性 , 表示疾病的活动性和传染性都较大 。 如果妇女在孕期感染了乙肝病毒 , 有可能引起垂直传播感染胎儿 。 因此考虑到优生优育角度 , 为将来有一个健康的后代 , 妇女HBsAg转为阴性后再怀孕 , 对家庭、个人及后代均大有益处;如不能转阴 , 则应在婴儿出生24小时之内接种乙肝疫苗 , 以切断乙肝病毒由母体传染给婴儿的渠道 , 使婴儿能够健康的成长 。
3.甲亢患者注意怀孕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简称 , 是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 其中多发年龄为20~40岁 。 此病是甲状腺由于种种原因产生过多的甲状腺素引起的 。 甲状腺素的功能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 , 所以 , 甲亢患者表现为代谢紊乱、心跳快、饭量增、人消瘦、脾气急、眼球突出等 。 患甲亢的男子还可出现精子少、性欲减退、阳痿等 。 女子则表现为月经少、无排卵月经或闭经 。 因此生育能力降低 , 即使怀孕 , 也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或死胎 。
那么 , 怎样才能让甲亢妇女如愿怀孕生育呢?在一般情况下 , 甲亢患者也能怀孕生育 。 但因甲亢本身以及抗甲状腺药物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 故应等治愈或病情平稳、用药量较小时 , 再做怀孕计划 。 一旦怀孕 , 则应注意以下保护措施:
推荐阅读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血脂高需要吃什么才好?
- 百日咳吃什么?恢复期百日咳中医药膳方
- 风湿性心脏病吃什么较好
- 肺炎吃什么食物效果最好
- 肝炎吃什么好 老年肝炎的一日三餐
- 吃什么东西除湿气效果好
- 痰湿体质吃什么调理呢
- 吃什么补血 荐五款女性补血养颜的食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