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这个“杀手”也欺负年轻人,有这些习惯的人早已被盯上了!



专家说│这个“杀手”也欺负年轻人,有这些习惯的人早已被盯上了!
本文插图



审稿专家
史琳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主任 ,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中国女医师协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营养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亲密拥抱“抱断了”肋骨 , 打个喷嚏“震折了”脊椎 , 下公交车时向前一跨却连累了髋部……这些看起来像“开玩笑”的新闻越来越多 , 而且事件主人公大部分还是年轻人 。
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 , 很多人在体检时也被告知患有骨质疏松 , 有的甚至是重度 。 年纪轻轻 , 骨头为啥变脆了?又该如何预防呢?
有些年轻人的骨头又软又脆
健康的骨骼又硬又韧 , 硬度主要由钙沉积的骨密度决定 , 韧度主要由蛋白质转化的骨胶原决定 。 骨密度依赖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机制 , 就像一个蓄水池 , 如果进水多出水少 , 水池的水就多 , 骨密度就高 。 反之 , 骨密度就低 。

专家说│这个“杀手”也欺负年轻人,有这些习惯的人早已被盯上了!
本文插图



在青少年时期 , 成骨大于破骨 , 即“进水大于出水” , 骨骼中的钙迅速沉积 , 骨密度逐渐增强 , 这时候骨骼韧性也好 , 即使骨折也不易完全断开 。
到青壮年时期 , 骨骼密度继续增加 , 直到30~35岁时达到峰值 , 成骨与破骨功能平衡 。 此后随年龄增长 , 骨骼中钙质和胶原质开始丢失 , “出水大于进水” , 骨量逐渐减少 。
以前 , 骨量减低、骨质疏松、易骨折是老年人的专利 , 现在 , 年轻人的骨头也“变脆变软”了 。
很多二三十岁甚至十八九岁的青年人就开始颈肩痛 , 还伴有颈椎曲度改变、反弓、头晕恶心等症状 , 腱鞘炎也很常见;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就已出现各种关节痛问题 , 膝关节有滑膜炎和半月板损伤 , 腰椎间盘早早老化退变的也不少 。
2014年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刊登的一项北京人群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 30岁以下年轻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异常增高 , 达21.88% , 甚至超过了50~59岁人群的发病率(20.83%) 。
五个坏习惯悄悄“偷”走钙
在国人防缺钙的意识中 , “补”是重要的一环 。 然而 , 很多人却没意识到 , 忽视了钙的吸收率和流失量这两个更重要的环节 , 就可能造成“越补越缺”的情况 。
对于年轻人来说 , 以下这些生活习惯 , 悄悄偷走了“钙” , 让骨质疏松这个“沉默的杀手”盯上了你 。
1
挑食偏食
很多年轻人盲目减肥 , 饮食不均衡 , 导致骨骼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钙 , 骨量丢失严重 。
钙的吸收需要多种营养素的帮忙 , 比如镁、蛋白质、维生素D、维生素C等 。 要想补足这些营养素 , 单靠某几种食物是远远不够的 。
2
吃得太咸
人体内的钙是通过与钠相伴从尿中排出的 。 因此 , 如果吃盐多 , 尿钠就排出多 , 同时尿钙排出量也会增加 , 身体内的钙丢失也随之增多 。

专家说│这个“杀手”也欺负年轻人,有这些习惯的人早已被盯上了!
本文插图



3
喜烟嗜酒
烟酒对骨骼的伤害一直没得到重视 。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 ,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造成钙磷代谢异常 , 影响骨峰的形成 , 导致骨密度降低;
过量饮酒会使肝功能受损 , 从而使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影响 , 酒精还会抑制骨细胞活力 , 抑制骨骼新陈代谢 。
4
晒得不够
因为过分追求“肤白貌美” , 有些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朋友 , 出门不是打伞就是坐车 , 皮肤接触不到光照就不能合成维生素D , 导致骨质疏松提前 。
5
动得太少
在人体代谢活动中 , 骨组织的发育需要有一定的力学强度来支撑 。 当人体的运动量不够时 , 骨组织会自动降低骨量 。 但现在 , 却是越来越多年轻人以车代步、每天面对电脑 , 能不动就不动 。
趁着年轻 , 多给“骨骼银行”存点钙
骨骼就像钙的银行 , 年轻时可以随时存取——钙吸收多了 , 就被“存”进新生的骨骼里;钙吸收少了 , 骨钙就游离出来缓冲 。 而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一个不停拆一个不断建 , 新的骨组织因而不断替代衰老的骨组织 。
因此 , 想远离骨质疏松 , 就得趁着年轻多给“骨骼银行”存点钙 , 让峰值骨量尽可能高 。
饮食多样
在摄入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钙的食物时 , 还要注意以下几种食物的摄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