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遇上休克不会处理?先吃透这 5 点!

【夜班遇上休克不会处理?先吃透这 5 点!】什么是休克?

休克:是一种因氧输送减少和/或氧消耗增加或氧利用不充分导致的细胞和组织缺氧状态 。 其最常发生于表现为低血压的循环衰竭时 (即组织灌注减少) 。 休克起初可逆 , 但必须立即识别并治疗 , 以防进展为不可逆的器官功能障碍 。
休克的分类
按照发病机理 , 一般分为四类:

夜班遇上休克不会处理?先吃透这 5 点!
本文插图


但它们之间并不互相独立 , 很多循环衰竭患者同时存在数种休克 (多因素休克) 。
如何早期判断休克根据不同的病因和表现阶段 (休克前期、休克期、终末器官功能障碍期) , 高度怀疑为休克的特征包括:

夜班遇上休克不会处理?先吃透这 5 点!
本文插图


简单说 , 无论急诊还是病房 , 如果患者出现上面提到的前六个表现之一 , 就提示有休克可能 , 必须尽快进行进一步处置 。
条件允许尽快进行血气分析检查 , 一般几分钟出结果 。 如果有以下表现 , 则更加支持休克可能 。

夜班遇上休克不会处理?先吃透这 5 点!
本文插图


休克的常用救治思路和方法1. 基本观念:
(1)稳定气道并确保足够的静脉通路 , 可以立即补充静脉液体以恢复充足的组织灌注 。 很多医生对心衰和肾衰似乎有天然恐惧 , 总怕输液过快 , 过多出现上述两者加重 。 在休克时 , 一切以患者生命体征为标准 , 即使对于心力衰竭或肾损伤患者 , 也不应该在液体复苏方面太保守 。
(2)立即判断是否需要立即或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 迅速实施挽救生命的治疗 。 比如说 , 已经明显呼衰 , 自主呼吸已经无法维持 , 毫不犹豫地考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
(3)对于已经稳定的危重症患者和有轻度低血压或早期休克的患者 , 应在初始复苏治疗的同时予以更正式的诊断性评估 。 简单说 , 就是早期复苏稳定以后 , 一定要尽量找到患者的休克原因 , 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有效治疗 。
2. 临床具体操作步骤:
无论是急诊还是住院病人 , 出现低血压 , 或是前面提到的表现 , 就必须考虑到休克的可能性 , 立即监测心电 , 动态测量血压 , 开通静脉通路 , 做心电图 , 末梢血糖 。 完善血常规 , 生化 , 肌钙蛋白 , 心钠素 , 动脉血气分析检查 , 这些是床头检查 , 不需要搬动患者 , 对于 CT 彩超等检查 , 等待病情有所稳定后去检查为好 。 当然 , 如果有床头彩超更好 。
另外重中之重 , 立即简明有效的询问病史、既往史 , 比如是否有过敏原摄入 , 是否有心梗、糖尿病、垂体疾病病史 , 是否有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等 。
救治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1)常规使用生理盐水输液 , 除非是低血糖患者 。
(2)输入多少:首先考虑输入 500~1000 毫升生理盐水 , 可重复补液直到血压和组织灌注恢复至可接受水平、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表现缓解 。 出现肺水肿、腹腔内高压或液体不能再增加组织灌注时 , 考虑减慢和停止补液速度 。 这方面一定要坚决 , 不要瞻前顾后 。
输液总量取决于病因和生命体征 , PE 所致阻塞性休克或左心室 MI 所致心源性休克患者通常需要少量 F(500~1000 mL) , 而右室梗死或脓毒症患者常常需要 2~5 L , 失血性休克患者往往需要大于 3~5 L(常包含血液制品) 。 对于有肺水肿的低血压患者 , 应避免利尿治疗 , 直到已经不需要血流动力学支持 。 失血性休克患者应优选血液制品治疗 , 避免使用羟乙基淀粉 。
(3)血管活性药物:在失血性休克或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中使用血管加压药可能有害 , 所以 , 一定要在充分补充液体的前提下 , 效果不理想 , 才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 。
常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 后者多用于感染性休克 , 如果有快速心律失常 , 可以考虑使用去氧肾上腺素 。 对于心源性休克 , 常用多巴酚丁胺 , 并且常与去甲肾上腺素联用 , 以抵消使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时外周血管阻力的降低 。
3. 几个特异性的休克的特殊用药和处理:

夜班遇上休克不会处理?先吃透这 5 点!
本文插图


4. 常见的化验指标对于休克判断的作用:夜班遇上休克不会处理?先吃透这 5 点!
本文插图
动脉血气分析–除了上述指标 , 主要是看酸碱失衡 , 尤其是两个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