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次数与年龄有关?一切生命现象都会呈现出周期性特点?
【细胞分裂次数与年龄有关?一切生命现象都会呈现出周期性特点?】 细胞分裂学说
实验证明 , 人的胚胎细胞在组织培养中的分裂次数 , 到死亡前为止 , 与提供这种细胞者的年龄密切相关 。 例如 , 从胎儿取得的细胞可分裂50次左右 , 而从20岁以上成人取得的细胞则只能分裂20次左右就发生衰老死亡 。 一般寿命长的动物 , 其细胞分裂次数也多 。 如太平洋的一种海龟 , 其细胞可分裂72~114次 , 寿命可达250年;小鼠的细胞可分裂14~28次 , 寿命为3.5年;人的细胞可分裂50次左右 , 寿命可达120岁 。 为什么细胞在培养中寿命有一定的限制?原因尚不清楚 。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其存活过程中 , 细胞的蛋白质逐渐变异的结果 。
本文插图
生物钟学说
科学证明 , 一切生命现象随着昼夜的交替 , 四时的变更呈现出周期性特点 。 动物的繁殖、换羽、迁徙;人的体温升降、心率快慢、血压高低、血糖含量、激素分泌、尿中离子排泄、基础代谢率、生长激素和睡眠觉醒周期以及经络电位等均有规律可循 。 人体内还存在年周期以及其他不同周期的变化 , 如肝的解毒功能和胆汁分泌 , 一般是夏天降低 , 冬天升高 。
本文插图
20世纪60年代初 , 美国的海尔弗利克教授用组织培养动物细胞来研究老化机制 。 在控制很严的实验条件下 , 培养基里生长的正常动物或人类的细胞只分裂到一定的世代 , 就停止分裂而死亡 。 正常人约由50万亿个细胞组成 , 这些细胞大部分从胚胎开始 , 共分裂50次 。 科学家认为 , 细胞里可能藏着一个小小的“寿命钟” , 控制着细胞的分裂次数 。
各种动物细胞内的“钟”是不同的 , 甚至每个动物个体的“钟”也有所不同 , 有的走得长一点 , 有的走得短一点 。 老人的“钟”走到40次 , 快停止了 , 而胎儿的“钟”才刚刚开始启动 。 如果把细胞在液氮中冷冻起来 , 冻到零下近200℃时 , 细胞内的“钟”就会暂停走动;解冻后 , 又会依所剩次数继续走下去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我们只要让细胞长期处于冰冻状态 , 就能把生命永远保存下去 。
本文插图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 吃什么涨白细胞
- 精神分裂饮食疗法是什么
- 癌细胞食物作用有什么
- 化疗白细胞下降吃什么好
- 正常细胞性贫血怎么食疗
- 白细胞低吃什么比较好呢
- 脑细胞缺氧应该多吃些什么食物好
- 白细胞低该吃什么食物
- 放疗后白细胞低吃什么好
- 白细胞减少吃什么食物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