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时,家长的共情很重要!避免造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二 )
当然 , 也有可能是出于其它原因 , 比如小琴未找到中意的男性 , 又或者她想先集中精力学习、工作 , 等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了再考虑处对象 。 希望后续能有机会与她深入讨论此事 , 排除一些心理隐患 。
当然 , 现在的社会很开明 , 每个人对待婚姻和恋爱都有自己的选择 。 即使知道背后有病理性记忆的存在 , 也可以选择不修复、不处理 。 只要心身健康 , 三观积极 , 一个人过日子也完全可以获得幸福 。
只不过 , 从我们的临床角度看 , 如果背后真的是病理性记忆导致的 , 那么予以修复后 , 个体再去做选择时会更加理性、成熟 , 而不是因为受到病理性记忆的支配而被动选择 。
所以 , 现在我们不再在一次深度催眠下修复多个问题 , 而是只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 。 如果在过程中发现了其它心理问题或隐患 , 一般会留待下一次处理 , 又或者视具体情况选择是否专门处理 。
还有 , 小琴暂停心理干预回家后 , 再次遭遇性骚扰 , 妈妈的不妥处理令她情绪大爆发 , 这也令我们吸取了教训:
在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的过程中 , 必须让父母深入地了解孩子的病理性记忆 , 尤其是来自于父母不当教育的心理创伤事件 。
只有这样 , 父母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 , 才能尽量避免因相似的事件再次对孩子造成伤害!只有这样 , 才能真正实现精准化的、高效化的心理干预!
所以 , 当时小琴被钢琴老师非礼 , 妈妈未能及时共情、倾听和积极引导 , 这不能完全怪妈妈 , 也有我们的不足 。
现在 , 我们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设置已经大有改善 。 每一次Lucy在深度催眠下精准化找到了相关的病理性记忆并高效修复后 , 都会及时告知我 , 次日再由我对患者进行认知强化干预 , 并对家长进行家庭干预 。
很多家长听了孩子的症状心理根源之后 , 感到震惊!内心触动非常大!他们从来没想过父母一些不经意的行为举止对孩子造成了巨大伤害!这样也能促使他们愿意更加深刻地进行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 。
另外 , 小琴不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被老师性骚扰的患者 。 我们还分享过另一个真实案例 , 她在青少年时期也被钢琴老师性侵 , 长达一个暑假 , 导致后续出现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
所以 , 父母送孩子去学课外兴趣班时一定要警惕、注意 , 无论是男孩或女孩 , 都尽量不要让孩子单独与老师在较封闭的、外界难以窥见的空间内相处!
如果孩子说自己被侵犯、被欺负了 , 一定不要重演小琴妈妈当初的做法!必须第一时间与孩子共情 , 耐心倾听 , 积极处理 , 用有智慧的方法避免此事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
02
有些读者可能心存疑惑:小琴明明有神经性贪食症 , 还有严重的学习障碍 , 但我们当时没有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处理 , 甚至都没有发现相关的心理创伤 , 怎么她这两个问题就不治而愈了呢?
应该说 , 这两个问题背后肯定是有心理创伤的 , 而神经性贪食症背后一般还有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 。
但当时因各种原因 , 小琴能接受我们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的时间有限 , 所以来不及处理这些问题 。 而且 , 从后续的结果来看 , 她的这两个问题虽然没有进行专门处理 , 随着康复得越来越好 , 问题也随之消失了 。
这是为什么呢?这印证了我们对于精神心理障碍的独特理解:很多所谓的症状、诊断、问题 , 其实都是表象 , 其背后的根源是一致的 , 那就是病理性记忆 , 尤其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
就拿小琴的神经性贪食症来说 。 如果单独看这种症状 , 传统精神科认为很难治疗 , 常规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都不理想 。
但我们认为 , 神经性贪食症、暴食障碍的背后有叠加性心理创伤 , 还有暴食所带来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 在深度催眠下精准化发现相关的病理性记忆并进行高效修复后 , 症状很快缓解甚至消失 。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 , 后来处理过这种类型的典型患者 。
而从小琴的病情来看 , 其暴饮暴食的背后更有可能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 这是她情绪症状严重时 , 仅有的缓解和释放压力的方式 。
而当情绪症状背后的大量心理创伤得以修复后 , 她的情绪恢复平稳 , 又能顺利回归学校 , 跟父母的关系也日渐融洽 , 生活里开始有愉悦、充实感和成就感时 , 她通过暴饮暴食去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自然就减弱了 。
推荐阅读
- 长高吃什么钙呢
- 孩子肺热难受 赶紧让孩子吃点它 好的绝对快
- 抑郁症食欲不振自我治疗方法是什么
- 碳酸饮料的危害 碳酸饮料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 气血虚的食补怎么做
- 皮肤过敏能吃鸡蛋糕吗
- 抑郁症的表现 青少年抑郁症有六种表现
- 宝宝吃擦脸油怎么办
- 孩子吃什么最有营养呢
- 孩子咳嗽有痰能吃鸡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