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聪明药”哌甲酯引发的一起多动症治疗讨论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刘佳
近些年 , 令许多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一种“聪明药”显得颇为神秘 , 它可以提高专注力、提升成绩....其实这款“聪明药”就是哌甲酯 , 这是由于家长对哌甲酯存在错误的认识 , 哌甲酯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多动症治疗药物 。
本文插图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与用药
1、诊断标准
儿童多动症 , 又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
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和医疗知识的普及 , 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 根据我国报告显示学龄儿童的患病率约为1.3%-13.4% , 若不及时治疗 , 三分之一的患儿会伴随至成年 , 严重的影响了生活、学习和工作 。 患儿于7岁前起病 , 并持续六个月以上 , 得了多动症 , 孩子往往自尊心降低 , 成绩越来越差 , 甚至无法完成学业 , 成年后亦无法协调社会关系 。
主要表现为:
多动症最常用治疗措施
1、治疗药物
包括中枢兴奋剂、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 。
中枢兴奋剂哌甲酯, 是一种中枢兴奋剂 , 分为长效和速释制剂 , 其通过抑制突触间转运蛋白的活性 , 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 提高所支配的神经组织兴奋性 , 来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改善学习、生活技能、家庭等社会功能 。 有效率为75%~80% , 但有入睡困难、生长缓慢、食欲减退以及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 , 长期使用中枢兴奋剂时还必须考虑到物质滥用的问题 。
托莫西汀 , 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 作用时间长 , 耐受性好 ,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晕眩 , 短期内对身高体重有影响 , 可致严重肝损伤 。
2、服用方法
缓释制剂哌甲酯治疗方案为6岁以上儿童每日早晨整片口服1次 , 不可咀嚼 , 作用时长12小时 , 每周调整一次剂量 , 首次服用推荐18mg/日 , 随后约每周增加18mg , 具体视病情而定 , 按个体化给药 , 每日剂量最高不超过54mg 。
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哌甲酯对于青光眼患者、激动性抑郁、过度兴奋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是禁用的 。 癫痫、高血压、运动员以及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慎用 。 可能会造成入睡困难、头晕、焦虑等 , 对胃肠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 对心脏方面会增加心率、血压升高 , 以及其他多汗、过敏、抽动、影响生长发育等 。 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 , 不良反应逐渐减轻 。
3、多动症的行为干预
行为治疗需要医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协作 , 对孩子的心理行为进行诱导 ,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家长首先要配合医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提高自身心理教育 , 了解多动症 , 悉心陪伴孩子 ,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建立孩子良好习惯 , 实行奖惩制度等 , 鼓励孩子进步 , 并观察孩子的日常状态 , 与医生做好沟通 。
学校更要与家长积极联系 , 在课堂上注意孩子变化 , 进行社交技巧训练 , 了解患儿学习困难的原因 , 建立孩子自信心 , 对其冲动性进行正确引导 , 同时还要引导孩子进行多种机能锻炼 , 促进机体发育 。
医生做好患儿症状的评估 , 调整治疗方案 , 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 三者配合 , 加强沟通 , 更好的陪伴孩子治疗成长 。
最后总结:
罹患ADHD的儿童由于体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不足 , 而需要使用中枢兴奋药对机体进行调节 , 但正常人的体内多巴胺的水平是不缺少的 , 一味的使用哌甲酯不但不能受益 , 反而有诸多不良反应 , 伴随的是对身体的伤害 , 要坚决认清哌甲酯不是“聪明药” 。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何艳玲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 , 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推荐阅读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如果喝牛奶拉肚子还能喝吗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把子宫肌瘤“吃掉” 治疗子宫肌瘤的食疗药膳方
- 血脂高脂肪肝吃什么好呢?
- 吃什么美容养颜 5款“女人如花”食疗法
- 月经不调食疗方 吃对了做“正常女人”
- 便秘能吃川贝吗
-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饮食方法
- 有助卵泡发育应该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