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官宣未发现曹雪涛、裴钢造假后,饶毅深夜举报……( 二 )


这还没完 , 斗士饶毅今天(22日)中午13:14 , 在其公众号上发出了另一份给中科院的邮件 。
邮件中直指裴钢的博士后导师、20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bert Leftkowitz , 点名请他参与裴钢论文造假事件的调查 。
“裴钢的博士后导师Robert Leftkowitz当年把“凌-裴(1999)”论文投稿给刊物 , 他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 贵道德建设委员会请他主持调查 , 或者咨询他国际惯例和程序 , 虽然他们有师生关系 , 我不反对 。 同理 , 我也不反对2012年诺贝尔化学家得主Brian Kobilka主持、参与或咨询贵道德建设委员会的调查 。 ”饶毅在文章中说 。
为什么要认真调查?因为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中国科学院内有人试图通过歪曲的过程和程序 , 放走学术不端 , 这种调查有严重后果 , 它起的作用等于是定义“中国科学界永无造假” 。 中国科学院在上次调查过程中 , 从来没有找过我 , 据说还有很多正常的国际惯例的程序也缺乏 。 放跑一个人两个人看起来小事 , 当“小事”是范例的时候 , 就是很大的事情 。 ”
显然 , 饶毅就是想借助坐实裴钢“学术不端”的这一杠杆 , 试图撬动整个科学界的沉沉黑幕 。
03 如此较真 , 饶毅犯得上吗?
如果说过去 , 饶毅还有所忌惮 , 有所犹豫 , 这一次科技部的通报后 , 他似乎下定决心 , 舍弃一切 , 也坚决不让人蒙混过关 , 坚决扯下遮羞布 , 撕开所有欲遮掩的假丑空 。
公开正式地向位高权重的裴钢举报 , 就是他决心的体现 , 他认定只能先从高位者开始 , 才能动得了基本盘 。
应该说 , 科学界的开撕戏从未停歇 , 但大都不了了之 。
但是这次持续一年多(11月15日曹雪涛教授被海外学者举报拉开序幕)的新一轮开撕大战中 , 似乎出现了不一样的元素 , 某些冰山似乎出现了消融的迹象 , 饶毅如此聪明 , 他似乎也感受到了 , 所以他的决心比以往更大 。
他发出宣言:“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 ”他反对的是裴钢吗?不 , 他反对的是裴钢们!
现在 , 我们要看到底是饶毅们和裴钢们 , 谁能赢?谁赢了对中国更有益处?
因为现今的中国 , 再不能自我安慰了 , 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 国家花了重金 , 但很多的漏洞和空子眼见着被钻了 , 却没人在管 。
而环顾国际 , 我们面对的都是最狠最无情的竞争对手 , 不先对自己狠一点 , 就轮到别人对你狠了 。
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04 中国需要饶毅们!
为了不让饶毅置身事外 , 有人把此次事件的主角饶毅教授也举报了(纯属恶心人的操作) 。
但毫无疑问 , 饶毅敢于质疑别人 , 必先自身过得硬(否则 , 还质疑什么 , 一起happy一起浪就好) 。
但历史上“不识相者”的结局都惨不忍睹 , 即使自身没瑕疵没毛病 , 你想把人家拉下马 , 那就是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 , 别怪他们对你不客气 。
饶毅不知道这个后果吗 , 他当然知道 , 所以才更称得上是纯粹的勇士!
施一公教授曾写过一篇“饶毅其人其事” , 提到饶毅是一个特别纯粹天真的人 。
原话是“一个正直、智慧、敢言、有思想、有远见、心口一致、忠于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科学家” 。
这一次事件显示 , 饶毅还是本性初衷不改 , 甚至天真到 , 想凭自己一己之力 , 去拉开一个沉沉垂下多时、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共谋的巨大黑幕 , 感叹其勇气可嘉的同时 , 我们这些旁观者 , 真为他捏一把汗 。
饶毅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需要的是真正的科学知识分子 , 而不是伪知识分子 。 他正在践行这个认知 。
而我们想说 , 中国需要更多有勇气的饶毅们!只有当饶毅们成为国家的主流 , 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会及时刮骨疗毒、正本清源 。 饶毅从来只针对学术不端 , 他是个武装到骨头的彻底的爱国者和正直的科学家 , 虽然屡遭挫折 , 就是不学乖!
因为他的清澈、因为他的坚持 , 也许这次我们该有所期望 , 学术界能开始一场自清自净的盛会 , 打破旧的 , 建立新的秩序 。 当然年深日久 , 可能一切的陋习又会循环 , 但至少 , 眼下的学术界是该好好正视一下问题了 。
网友们也纷纷对饶毅表达自己支持和鼓励: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 他的背后是有许许多多支持他的人的 , 不要害怕 , 不要担心 。
现在这种氛围 , 饶毅老师能够在国内自由发声的日子怕是不长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