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便血并非就是肠癌的标志,若还有这3个异常,趁早就医检查
倒退到几十年之前 , 全球肠癌高发区基本都是西方国家 , 我国肠癌的病发率相对较低!
然而 , 随着近些年国民饮食水平的增长、西式饮食文化逐渐向我国渗透、老龄化等多方面影响;
我国大肠癌的病发率呈现出了增长趋势 , 它成为了我国最为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 仅仅只是2020年 , 新被确诊的患者就突破了50万以上!
本文插图
也正因如此 , 网络上科普肠癌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 它们都提到了肠癌最为典型的症状:血便!
就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 , 血便的确是肠癌患者难逃的症状表现 , 越是进入中晚期之后 , 患者就越容易出现血便 , 而几乎所有的大肠癌晚期患者 , 都无一幸免地出现了血便症状!
之所以会如此 , 是因为癌肿在增长的过程中 , 部分癌组织会因缺血氧溃烂、坏死、出血 , 同时癌肿也会侵犯其他肠道组织、周围血管、器官等等 , 这都会造成出血 。
本文插图
由肠癌引发的便血有多个表现 , 比如直肠癌可造成大便一侧带有血痕的鲜血便、结肠癌患者可导致黑便;
而无论是结肠或直肠癌患者 , 在进入中晚期之后 , 随着出血量增加、肠癌诱发感染 , 患者都可排出混合样的血便 , 也就是与脓液、粘液混合的血便 。
在严重情况下 , 大便中还可参杂坏死的癌组织 , 并散发出异常难闻的臭味!
本文插图
不过 , 对早期大肠癌患者来说 , 由于癌肿还没有造成实质性破坏、出血量较小 , 所以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便血 , 以大便潜血为主 。
而且 , 有部分直肠癌患者早期便血症状 , 容易与肛周疾病混淆 。 因此 , 我们除了要关注是否有血便之外 , 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大便异常 , 它们都可能与肠道癌变有关:
本文插图
【疾病|便血并非就是肠癌的标志,若还有这3个异常,趁早就医检查】
1、反复腹泻:大肠是粪便形成、储存以及排出的渠道 , 而肠道癌肿又属于异物 , 它在形成之后可干扰肠道正常运转、刺激肠道黏膜 , 所以患者早期往往会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 特别是直肠癌患者最为多见 。
因此 , 如果近期自己饮食一直都正常 , 也没有其他消化道不适症状 , 但偏偏出现了大便习惯紊乱、持续两周以上无缓解 , 这就可能与肠癌有关;
本文插图
2、里急后重:通常情况下 , 只有在肠道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粪便、产生压力之后 , 便意才会随着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 。
而相反的 , 如果近期经常频频有便意 , 但每次排便的过程却并不是十分顺利 , 甚至有时都没有大便排出、又或者是排出了少量粘液;
即便是有大便排出 , 结束后也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 这就是临床所说的里急后重 , 与肠癌压迫组织、侵犯肠道有关;
本文插图
3、大便形状异常:这也是肠癌比较典型的症状之一 , 这种形状改变并不同于普通的肠胃疾病 。
就如上文中所说 , 癌肿是肠道内的异物 , 它会不断增长、逐渐导致患者肠腔空间狭窄 。
而在粪便形成并排出的过程中 , 癌肿就可压迫大便 , 导致其形状发生改变 , 比如小扁条样、小细条样的粪便 , 都是常见的表现 。
本文插图
以上几个症状找上自己 , 就可能是肠道癌变的信号 。 不过 ,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 大便没有异常 , 未必就代表肠道健康 , 毕竟有1/3的肠癌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典型表现 。
所以 , 对肠癌高危人群(有肠癌或腺瘤家族史、45岁以上、常年患慢性肠道疾病)来说 , 除了要观察身体异常表现外 , 定期进行体检也很有必要 。
推荐阅读
- 糖尿病人能吃芭蕉吗
- 胃炎能吃麦片吗
- 甲状腺肿瘤吃什么好
- 感冒能喝纯牛奶吗
- 高血压能吃湟鱼吗
- 血糖血脂高吃什么蔬菜比较好?
- 便秘能吃斑节对虾吗
- 高血压能吃沙棘吗
- 便秘能吃豆腐皮吗
- 呼吸道感染疾病如何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