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上的2月1日:美籍华裔生化学家钱永健出生



历史上的今天即1952年2月1日 , 美籍华裔生化学家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 , 1952.2.1-2016.8.24)出生 。

医学史上的2月1日:美籍华裔生化学家钱永健出生
本文插图


钱永健出生在美国纽约,父亲钱学榘(1915-1997)来自中国杭州的“士绅”阶层 , 与中国著名的导弹之父钱学森是表兄弟 。 “钱氏”(现在更常见的音译为钱)是一个相当常见的姓氏 。 钱学榘也对飞行和飞机感到兴奋 , 这是他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 。 上世纪30年代 , 钱学榘获得了在美国留学的国家奖学金后去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 , 在那里他获得了飞机发动机研究的硕士学位 。 钱学榘曾提出一项建议 , 即在起飞时通过向排气中注入水来增加推力 , 使其成为蒸汽 。
受父辈影响 , 钱永健自小即表现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 在小学时 , 父母为他买了一套吉尔伯特化学装置 , 但他觉得它并不是很有趣 , 因为那些实验似乎太“温顺”了 。 后来 , 他在学校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书 , 里面有更好的实验和插图 。 他把这本书的许多实验草图复制到了一本1960年左右的笔记本里 , 现在存放在诺贝尔博物馆 。 他的演示的实验一方面表现出对化学的兴趣 , 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他对颜色的痴迷 。

医学史上的2月1日:美籍华裔生化学家钱永健出生
本文插图


由于身体瘦弱 , 与其他整日玩耍的孩子不同 , 钱永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化学实验 。 1967年 , 他被指派到罗伯特克莱恩教授的实验室研究硫氰酸盐(SCN)的非离子配位 , 并在同年获得了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西屋科学人才奖” 。

医学史上的2月1日:美籍华裔生化学家钱永健出生
本文插图


1968年4月 , 钱永健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分子生物学之后以博士的身份进入剑桥的Gonville&Caius学院工作 , 之后又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理解剖系成为那里的助理教授 。 在伯克利期间 , 他完成了用染色剂追踪钙离子水平的研究 。

医学史上的2月1日:美籍华裔生化学家钱永健出生
本文插图



医学史上的2月1日:美籍华裔生化学家钱永健出生
本文插图


一些生物产生被称为绿色荧光蛋白(GFP) , 发出闪烁的光 。 GFP的形成受到一个基因的调控 , 该基因可以被整合到其他生物体的基因组中 。 由于基因工程可以将绿色荧光蛋白与其他蛋白质连接起来 , 因此它已成为研究细胞内生物过程的重要工具 。
在20世纪90年代 , 钱永健阐明了GFP如何产生闪烁的光 , 并成功地改变了光的颜色 , 从而可以跟踪不同的蛋白质和多种同时的生物过程 。 因为发现和发展绿色荧光蛋白GFP , 评委会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 。 2016年8月24日 , 钱永健在美国俄勒冈州去世 。
【医学史上的2月1日:美籍华裔生化学家钱永健出生】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