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测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忽略这个指标,等于自己骗了自己


现在注意体检的人越来越多 , 但很多人认为体检时化验的空腹血糖只要正常就可以高枕无忧 ,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 , 一是现在大多数体检只检查空腹血糖 , 使患者误以为餐后血糖不重要;二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较长时间并无明显不适症状 , 所以不重视餐后血糖 。

糖尿病|测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忽略这个指标,等于自己骗了自己
本文插图



实际上 , 从近年调查资料分析 , 空腹血糖正常并不代表没有糖尿病 , 仅测空腹血糖会漏掉相当一部分患者 。
实际上 , 很多早期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的后备军(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 , 因此造成的漏诊率高达50% 。 糖尿病患者中 , 餐后高血糖的人群远远大于空腹高血糖的人群 。
所以 , 一定要重视餐后血糖的检查 。 一旦空腹血糖被检查出大于等于5.6毫摩/升 , 就要做进一步的糖耐量试验 , 即喝糖水 , 检查餐后2小时的血糖 。

糖尿病|测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忽略这个指标,等于自己骗了自己
本文插图



中老年人90%的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可以分为空腹高血糖和餐后高血糖两部分 。
目前 , 患者大多忽略了餐后血糖 , 甚至很少监测和注意餐后血糖的变化 , 这使得他们罹患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比普通人高了好几倍 。
殊不知 , 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 , 它的变化不但直接影响整体的血糖控制 , 而且比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更能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糖尿病|测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忽略这个指标,等于自己骗了自己
本文插图



在糖尿病早期 , 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仅轻度损害 , 能控制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 , 因此空腹血糖正常 。
但进餐后食物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 血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 , 则需要更多的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 , 而那些胰岛功能受损或胰岛素抵抗者 , 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不能满足需要 , 餐后血糖就会升高 。
临床发现 , 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时血糖指数正常、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 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显著高于正常 , 这也是糖尿病 。
糖尿病|测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忽略这个指标,等于自己骗了自己
本文插图


因餐后血糖升高会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 , 若不及时干预 , 一般3~5年后会发展到空腹、餐后血糖均明显升高 。
而这时胰岛β细胞功能已明显减退 , 糖尿病病情也会比较严重 , 甚至出现心、脑、肾、眼等器官损害 , 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 餐后血糖升高正是造成血管病变引起这些器官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 。
糖尿病一经确诊就须终身治疗 。 近年来对初发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 极少数患者可以摆脱胰岛素 , 但必须早期干预 。

糖尿病|测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忽略这个指标,等于自己骗了自己
本文插图



因此 , 定期查血糖可及早发现血糖异常并干预治疗 。 非同一天有2次空腹血糖7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毫摩/升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
大家平时应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 , 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治疗以降糖、调脂、降压和避免肥胖 。
40岁以上有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家族史者等糖尿病高危人群 , 还应常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以尽早发现病情 。

糖尿病|测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忽略这个指标,等于自己骗了自己
本文插图
【糖尿病|测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忽略这个指标,等于自己骗了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