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你妈妈的糖类抗原125,醒醒吧!它真的没那么可怕
最近 , 被重度宫颈糜烂、宫颈囊肿困扰的孙妈妈怎么也没想到 , 一次看似平静的妇科定期复诊 , 能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惊吓......
今年46岁的孙妈妈 , 10月份被查出有重度宫颈糜烂兼带宫颈囊肿 , 在做了宫颈切片排除HPV之后 , 开始了三个月的用药之旅 , 1月底 , 孙妈妈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做了复查 , 结果让孙妈妈差点当场哭出来:“宫颈糜烂是减轻了 , 为啥医生又要安排我去做癌抗原检查?我这是得了癌症了吗?”
本文插图
带着一肚子的惊吓和疑问 , 孙妈妈在医院的安排下进行了抽血化验 , 战战兢兢地拿到了自己的化验单 , 其他都正常 , 这个【CA125】癌类抗原125有点偏高怎么办?难道真的有患癌症的风险吗......
本文插图
其实每年像孙妈妈这样去做妇科检查 , 并有过相似心路历程的中年女性不在少数 , 也许就是你我的妈妈 , 光心理上的紧张就已经彻夜难眠了 , 还要被这些看着就很陌生的专业名称吓破胆 , 今天 , 我们就来说说常见的妇科检查的误会 , 它们真的没那么可怕 。
1 .CA125轻微升高就是要得癌了吗?
实际上 , 卵巢癌患者中半数以上会有CA125(肿瘤抗原125)升高 , 但这是一个波动性和受影响特别大的指标 , 不仅会随月经周期而波动 , 而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炎、炎症等 , 都会引起它的升高 , 且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史的女性的数值都会有所差异 , 别一下就被它给唬住了!
2.卵巢囊肿就得动刀子吗?
其实每年像孙妈妈这样得“卵巢囊肿”的人不在少数 。 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家伙儿确实也吓到了不少人 , 但是呢 , 在体检发现的单纯囊肿中 , 有很多都是受你的生理水平影响 。
简单来说就是囊肿会随着时间此消彼长 , 有的甚至能自行消退 。 如果是第一次发现而且没有特殊提示的囊肿 , 可以在观察3个月后进行复查 。
3.宫颈糜烂会得癌?
虽然经过了N年的辟谣 , 但一提到宫颈糜烂 , 人们总会把它和HPV联想起来 , 宫颈糜烂只是宫颈受到激素作用的一种生理状态 , 学名叫做“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
而HPV高危阳性也没那么可怕 , 它并不代表已经“得癌” , 或正在了“得癌”的路上 。 是否患癌症还需要根据以前的检查结果+细胞学筛查的结果(即TCT或LCT) , 才能做进一步判断 。
本文插图
说完这些是不是觉得豁然开朗了?但身边其实还有很多像孙妈妈的例子:对妇科体检相关知识的空白 , 得到身体发出信号了才去做检查 , 拿到报告单更是一脸懵 。 中老年女性的妇科检查真的太有必要了 , 这些检查是时候替你们的妈妈收藏起来了 。
妇科内诊+双附件触诊
妇科内诊是很常见的妇科检查 , 它可以帮助确认外阴是否有异常白斑、阴道内和宫颈口是否有不明赘生物 , 搭配双附件触诊 , 确认附件部位是否有鼓包和疼痛部位 。
B超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B超是妇科检查最常用的手段 。 可以测量子宫的大小、内膜厚度 , 观察宫腔内有无不均匀回声或者赘生物 , 以此来判定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 , 是否有患宫颈癌 , 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
但B超也不是万能的 , 有些早期的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症状并不明显 。 则需要CA125(糖类抗原)一起 。 CA125是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 它的敏感性较高 , 但是特异性较差 , 也需要搭配其他检查一起来看 。
TCT+HPV筛查
TCT的全称是Thinprep Cytologic Test , 中文是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 可以排查宫颈细胞是否有癌变 。 而HPV筛查就是大名鼎鼎的人乳头瘤病毒的筛查 , 这两个检查可以说是筛查宫颈癌的「绝代双骄」 。
宫颈癌是中老年女性十分高发的疾病 , TCT和HPV筛查尤为重要 , 一般建议每年查一次 。
尤其是当妈妈们在绝经后出现不规则出血、同房后接触性出血 , 或者出现了气味异常的水样白带或带血分泌物 , 一定要多长个心眼了 。
【吓死你妈妈的糖类抗原125,醒醒吧!它真的没那么可怕】
本文插图
生活水平、教育经历的差异 , 会让妈妈们比你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多一分惶恐和不安 , 妈妈操劳一生 , 此时 , 需要我们用科学的医疗知识和及时且全方位的检查、治疗来守护他们 。 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成为现实 。
推荐阅读
- 预防胸部下垂的方法
- 月经好久没来是怎么回事
- 女性子宫脱垂是什么情况
- 来大姨妈的时候能吃杨桃吗
- 女人比男人更爱嗜睡 这缘由是啥?吓死你!
- 来大姨妈的时候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呢?
- 代表健康的这物竟剥夺女人当妈的权利
- 来大姨妈的时候胸疼是怎么回事?
- 打喷嚏怎么解决才好
- 大姨妈推迟17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