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盘骗局”正在毒害中国2亿年轻人:缺爱的人应该更理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杀猪盘骗局 杀猪盘骗局大家都听说过——被害人往往人财两空 , 感情上深受重创 。
而犯罪团伙往往将服务器设置在境外 , 日常通过微信、QQ等线上方式 , 与受害人进行线上交流并诱骗受害人转款 。 一旦案发 , 犯罪分子就会立刻撤离或关闭服务器 , 人也蒸发得无影无踪 , 无论是微信还是电话 , 通通都联系不上 。
在此过程中 , 最让人感到心痛的是受害人 。
很多受害人一直到最后 , 都不相信自己是被骗了 , 还一味沉浸在骗子编造的“我身患绝症 , 不想拖累你”的谎言中 , 苦等对方起死回生 。

“杀猪盘骗局”正在毒害中国2亿年轻人:缺爱的人应该更理性
本文插图



客观来说 , 与骗子相比 , 普通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还是太过脆弱与单纯 。
因为 ,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而言 , 从事犯罪活动的人 , 精神、意识、行为、语言包括面相 , 往往都与常人有明显差异 。
“杀猪盘骗局”犯罪分子犯罪心理及其他 近年来 , 杀猪盘式骗局屡屡得手 , 让受害人防不胜防 。 警方在侦破此类案件之后 , 也给广大群众总结了杀猪盘骗局套路:
1、骗子和受害者通过微信等网络工具相识 。
2、双方在没有客观现实接触的情况下 , 迅速确立关系 , 坠入爱河 。
3、恋爱中经常会出现的词汇通常包括“跨国、博彩软件、投资平台、系统漏洞”等 。
4、骗子自称掌握这些软件漏洞 , 可以帮助受害者赚取巨额收益 。
5、骗子通常会在社交软件上构建好自己的人设:爱好多、平时总是健身旅游;或商务精英形象 , 从事金融等高大上职业;或喜欢健康养生 , 日常生活精致 。

【“杀猪盘骗局”正在毒害中国2亿年轻人:缺爱的人应该更理性】“杀猪盘骗局”正在毒害中国2亿年轻人:缺爱的人应该更理性
本文插图



而警方也发现 , 骗子屡屡得手的人群 , 多数集中在这些群体身上:

  1. 单身从未谈过恋爱的学生
  2. 离异者
  3. 大龄独居者
  4. 孤独者
  5. 缺爱者
通常 , 骗子在与受害人接触之后 , 往往会表现得关怀备至 。 有时候没几天就采取进一步突破两人关系的行为(比如称对方为“老婆”、“老公”) , 以此来试探受害者对他/她的态度 。 等到受害者完全陷入自己的情感攻势之后 , 没过多久 , 就身披“感情护卫者”的外衣 , 使尽花言巧语 , 让受害者掏钱投入博彩产品 , 也就是参与到“赌博”中去 。
最开始 , 骗子会联合团队让受害者获取利益 , 从而让受害人放松警戒心理 , 完全信任他 。
此后 , 受害者就会放心大胆地加大购买力度 , 但正是这一笔巨额投资之后 , 骗子以及骗子集团就会让真正让受害人颗粒无收 。 当受害人发现自己亏了之后 , 骗子不仅告诉她是系统问题 , 更会怂恿被害人去借高利贷 , 从而不仅让受害人亏完自己的钱 , 更背上巨额外债 。

“杀猪盘骗局”正在毒害中国2亿年轻人:缺爱的人应该更理性
本文插图



一旦发现这个被害人已被榨干没有利用价值以后 , 骗子以及骗子集团就会溜之大吉 。 只剩下被害人茫然无措 , 不仅身负巨债 , 更会身心俱疲 , 从此陷入生活黑洞 。
根据警方对所有犯罪嫌疑人的审讯调查来看 , 骗子的套路其实十分简单 。 而要具备这种欺骗能力 , 一定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 。 根据犯罪心理学专家的研究 , 这些犯罪分子的心理都有以下共同特征:
  • 1. 反社会意识(这是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支柱)
  • 2. 强烈的、畸变的物质需要
  • 3. 犯罪欲望(最活跃的直接动力)
  • 4. 不良爱好兴趣
如果说 , 以上还只是犯罪分子心理状态的基点 , 那么以下则是行使诈骗行为的骗子们共有的精神状态:
1、普遍具备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
2、不知从何时起就开始扭曲的道德意识;
3、模糊而不清晰的 , 甚至是错误的法律意识 。
如果你了解一个人的犯罪心理和动机 , 那么就一定能够从日常的蛛丝马迹中看出此人端倪 。 而不至于被他骗到 。

“杀猪盘骗局”正在毒害中国2亿年轻人:缺爱的人应该更理性
本文插图



所以 , 从某种层面来看 , “杀猪盘”这种方式虽然是线上行骗 , 但若仔细观察 , 套路格式也非常明显 , 且容易出现错漏 。 然而 , 为什么被害人普遍没有及时识别出来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