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分辨“西红柿是否为人工催熟”,不靠谱且没意义
较真要点:
1、分辨“西红柿是否为人工催熟” , 既不靠谱 , 也没有意义 。
2、催熟的西红柿跟自然成熟的西红柿 , 差别不大 , 对人体无害 。
3、合规范围内使用的催熟剂对人体无害 , 且农民没有“滥用”催熟剂的主观动机 。
查证者:云无心 | 食品工程博士
本文插图
近日 ,网上流传起“西红柿多是催熟的 , 吃了对身体不好”之类的谣言 , 还煞有介事地列出一些“识别催熟的小窍门” 。 其实 , 这些窍门并不靠谱 , 识别“西红柿是否为人工催熟”也没有意义 。
一、“催熟剂”是什么?
植物的正常生长中会产生一种物质——乙烯 , 它是植物自己产生的“生产信号” , 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和成熟进程 。 如果我们在植物自己还没有产生乙烯之前 , 人为地施以乙烯 , 植物就会做出反应——加速生长和成熟 。
所谓的“催熟剂”就是一种乙烯产品 , 只不过因为乙烯是气体 , 使用起来不方便 , 所以就发明了液体形态的乙烯 , 叫“乙烯利” 。 它可以很方便地喷洒到植物上 , 然后释放出乙烯 , 达到加速植物生长和成熟的效果 。
【西红柿|分辨“西红柿是否为人工催熟”,不靠谱且没意义】这种催熟技术已在农业上使用了近百年 , 且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 。 尤其在热带水果上 , 比如香蕉、芒果 。 因为如果“树熟”的话 , 水果很快就坏掉了 , 无法进行长期保存和远途运输 。 而有了催熟技术 , 我们就可以在水果成熟前采摘 , 控制好储存环境进行长时间保存 , 等到销售前 , 再使用乙烯利启动它们的成熟过程 , 这样就可以在其它季节或者远离产地的地方吃到了 。
至于西红柿的“催熟” , 那只是乙烯利的一种应用 。
二、“催熟的西红柿”有害吗?
许多人之所以要鉴别“西红柿是否为人工催熟” , 是认为“吃了催熟的西红柿对身体不好” 。 这完全是臆测 。
所谓“催熟” , 只是提前启动了植物的成熟过程 。 植物体内发生的所有生理过程 , 跟“自然成熟”时是一样的 。 自然成熟时植物所能合成的物质 , 催熟的时候也会合成;自然成熟时不会存在的物质 , 催熟时也不会有 。 也就是说 , 催熟并不会产生什么“有毒有害物质” , 自然也就谈不上“吃了对身体不好” 。
当然 , 由于生长期以及光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 催熟的蔬菜水果可能在某些物质的含量上跟自然成熟的有所不同 。 这些“有所不同”的物质种类并不多 , 含量差异对于蔬果的整体营养也无足轻重 。 这一结论是有实验数据支撑的 , 且已被行业内广泛接受 。 不过由于数据繁多 , 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
三、“催熟剂残留”有害吗?
许多人认为催熟蔬果“有害”的另一个理由 , 是农民会“滥用”催熟剂 , 从而导致“残留量超标” 。
乙烯利作为一种“化学物质” , 跟其它的化学物质比如食盐、白酒、醋一样 , “大量食用”也会危害健康 。 但是 , 蔬果上的残留不太可能达到有害健康的“大量” 。
国家标准GB2763-2016《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中指出 , 乙烯利的人安全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05毫克 , 在西红柿中的残留量限制为2毫克/公斤 。
假设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为60公斤 , 那么他每天的乙烯利安全摄入量最高阈值为3毫克 。 也就是说 , 即便他每天吃到的乙烯利有3毫克之多 , 且天天吃、年年吃 , 对他的身体健康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
对于乙烯利残留量达到最高限量的西红柿 , 如果残留量要累积到3毫克 , 那么对应的西红柿重量要有1.5公斤之多 。 也就是说 , 即便是乙烯利残留量达到“最高限量”的西红柿 , 人每天吃3斤也是没有问题的 。 注意 , 这个3斤的量是“每天都吃” , 而如果要一次性吃到中毒的话 , 吃到撑死也是做不到的 。
当然 , 许多人担心的是农民“滥用”催熟剂 , 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
因为首先 , 乙烯利是农用物资 , 农民是要花钱购买的 。 只要按照规范剂量来用就能达到催熟效果的事情 , 农民没有必要多用、甚至滥用 。
其次 , 乙烯利使用过量 , 会导致植物成熟过快从而腐烂变质 。 如果“滥用”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 恐怕农民也不愿意“滥用” 。
第三 , 乙烯利很容易溶解于水 。 即便果蔬上有残留 , 作为终端的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清洗把它去除 。
四、“人工催熟”能被分辨出来吗?
推荐阅读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把子宫肌瘤“吃掉” 治疗子宫肌瘤的食疗药膳方
- 血脂高脂肪肝吃什么好呢?
- 吃什么美容养颜 5款“女人如花”食疗法
- 月经不调食疗方 吃对了做“正常女人”
- 盘点冠心病患者饮食的“四忌五宜”
- 十月的“专属药”竟如此便宜
- 痛风不能吃什么?痛风者吃西红柿易加重痛风
- “枸杞”搭一物抗衰老 胜过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