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片致死案件,原因竟藏在说明书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本文插图
甲巯咪唑如何正确使用?甲巯咪唑是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 , 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 , 从而阻碍吸聚以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氧化及络氨酸的偶联 , 阻碍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合成 , 降低人体内的甲状腺素水平 , 在临床上作为治疗甲亢的一线用药广泛使用 。
但这种常见药 , 若不正确使用 , 却可能成为致命的“魔鬼药” 。
案例回顾入院
患者 , 女 , 34岁 , 因颈部肿大7天就诊某医院普外门诊 , 经检测甲功5项及甲状腺彩超(未测血常规)初步诊断甲亢 。过程
第1天 , 开具甲巯咪唑片1瓶 , 10mg/次 , 一日三次;维生素B4片一瓶10mg/次 , 一日三次 。
第34天 , 患者复诊检测甲功5项(未测血常规) , 检查结果显示未好转 , 医嘱开具甲巯咪唑片3瓶 , 10mg/次 , 一日三次;维生素B4片一瓶 , 10mg/次 , 一日三次 。
第69天 , 患者不明原因发热、腹痛、腹泻、乏力、咽痛(停用甲巯咪唑片) , 在诊所输液(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治疗无明显好转 。
第71天 , 患者转至另一医院急诊科就诊 。 入院体格检查血压(BP):71/47mmHg , 口唇苍白 , 咽充血 , 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 , 见脓点 , 上腹、脐周压痛 。 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检测提示:
白细胞0.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0×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0.01×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0.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3.0%、CRP>180mg/L、尿素氮15.1mmol/L、钾2.93mmol/L、钙1.99mmol/L) 。
入院诊断:①急性胃肠炎;②脓毒症脓毒性休克;③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⑤电解质紊乱 。
第72天 , 患者呼之不应、颈动脉搏动消失 , ICU予反复心肺复苏、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积极抢救后 , 宣布死亡 。
原因分析
根据医生站用药查询 , 甲巯咪唑片说明书记载:
完整药品说明书 , 扫码免费看
【注意事项】孕妇、肝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者应慎用 。
据报告大约0.3%-0.6%的病例发生了粒细胞缺乏症 , 在治疗开始后数周或数月以及再次治疗时均可出现 。 建议患者在治疗初期前3个月 , 每周做一次血常规检查 。 维持治疗期间每月做一次血常规检查 。 并提醒患者出现口腔炎、咽炎、发热等症状时 , 应马上就诊 。 如果诊为粒细胞缺乏症 , 那么必须停药 。
建议患者在治疗初期前3个月 , 每月做一次肝功能检查 。 肝损害多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12周内 , 应提醒患者如出现厌食、恶心、上腹部疼痛、尿黄、皮肤或巩膜黄染等症状时 , 立即就诊 。
总结
本例患者在用药前未进行血常规检查 , 不确定患者是否可以使用甲巯咪唑 , 用药后也未曾按说明书规定进行血常规检查;用药一个月后 , 患者病情没有好转也未对用药进行调整 , 最终因粒细胞缺乏症合并感染、休克 , 病情凶险 , 同时疾病进展亦非常快 , 因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 , 病情重 , 基础代谢差 , 最终死亡 。什么是粒细胞缺乏症?
■概念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 此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多已降至0.5×109/升以下 。
■临床表现
伴有突发的细菌感染症状和体征 , 如咽喉痛、发热、不适、疲劳以及典型的口咽部或肛门直肠病变 。
甲亢患者服用甲巯咪唑还需要注意什么?
2021年2月4日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甲巯咪唑制剂说明书进行修订 , 以期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
本文插图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
【甲巯咪唑片致死案件,原因竟藏在说明书里!】通过上述修订要求 , 界小药总结了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良反应
在2018版本说明书(后简称2018版)上 , 增加了“有胆汁淤积性黄疸或中毒性肝炎的个案报道”、“十分罕见严重的过敏性皮肤反应 , 包括泛发性皮炎 , 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 。 具体不良反应见表2 。
表2 甲巯咪唑的不良反应及建议
本文插图
■ 禁忌
在2018版上 , 增加了“中到重度血细胞计数紊乱(中性粒细胞减少)者禁用”、“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的胆汁淤积者禁用”、“既往使用甲巯咪唑或卡比马唑出现急性胰腺炎者禁用” 。
推荐阅读
- 职场疾病:精神紧张也会导致死亡
- 卫生棉使用不当会致死 你会用内置卫生棉条吗
- 十种美食吃错部位变成致死砒霜
- 家养植物致死率排行榜
- 家养植物致死排行榜
- 输液的误区 生病就输液小心会致死
- 当心!女人吃太多鸡蛋恐致死亡
- 春运警惕久坐久站严重或致死亡
- 喝茶时间不当致死
- 夏季养生小常识 被它咬到竟能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