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差,调脾养血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璞 □副教授 王小丁
面如土色:脸色呈灰白色 , 形容惊恐之极 。 中医望诊内容丰富 , 其中“望面色”是望诊中的重中之重 。 中医认为 , 观察面部色泽能反映脏腑状况 。 望面色 , 主要是望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 。
本文插图
【脸色差,调脾养血】
皮肤颜色大致可分为青、黄、赤、白、黑五种 。 五脏之气外发 , 五脏之色可隐现于皮肤之中 , 所以脏腑出现病变时 , 会显露相应的异常颜色 。 而皮肤的光泽则可反映脏腑精气盛衰 。 由于先天禀赋差异 , 不同的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不同 , 这种面色称为主色 。 此外 , 面色还随着四季改变而有相应细微变化 。 比如春季面色稍青 , 夏季面色偏红 , 而冬季面色偏黑 , 但一般正常的面色应该是明亮光润的 。
望面色时要注意光线充足 , 充分暴露 , 排除假象 。 比如不能在夜间观察 , 因为受到光线干扰 。 中医认为 , 脾主色黄、肺主色白、心主色赤、肝主色青、肾主色黑 。 “面如土色” , 抛开成语本意 , 仅从字面意思理解 , 面色偏土黄的人多有脾胃运化不佳 , 也就是常说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好的症状 。 此外 , 面如土色的人往往气血也不充盈 , 尤其是脸部缺乏血色 。 明代医学著作《医学入门》中记载:“人知百病生于气 , 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 。 ”《黄帝内经》也具体论述了血对人体的作用:“肝受血而能视 , 足受血而能步 , 掌受血而能握 , 指受血而能摄” 。 因此 , 对于面如土色 , 偏血虚的人必须及时补血 。 常用的补血中药有以下三种:
当归 。 味甘辛苦、性温 , 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 清代药学著作《本草备要》谓其:“血虚能补 , 血枯能润” , 对气血生化不足 , 或气血运行迟缓及血虚肠燥便秘者 , 尤其适合 。
阿胶 。 味甘、性平 , 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调经安胎等作用 , 为历代中医专家喜用的滋补珍品 , 《本草纲目》称其为“圣药”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成 , 养颜健体 。
白芍 。 白芍味酸苦 , 性微寒 , 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 , 为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所常用 , 尤为妇科常用药 。 正如五代药学著作《日华子本草》所记载:“主女人一切病 , 并产前后诸疾 。 ”临床上常与熟地、当归配伍 , 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后腹痛等 。
以上三味药物 ,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搭配服用 。
除了药物补血 , 还可通过按揉穴位养血 , 推荐血海穴(坐在椅子上 , 将腿绷直 , 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 , 用掌心盖住膝盖骨 , 五指朝下 , 手掌自然张开 , 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 其属足太阴脾经之穴 , 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 , 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功能 。 每天上午9~11时 , 脾经经气最旺盛之时按摩效果最好 。 ▲
推荐阅读
- 洗脸水加盐的做法
- 太神奇啦 一碗姜蜜水脸上斑全掉光
- 洗脸用冷水还是热水好呢
- 吃什么可以淡化细纹呢?
- 脸烫伤不能吃什么呢
- 喝酒脸红好还是白好呢
- 宝宝吃擦脸油怎么办
- 喝酒不上脸是怎么回事?
- 用淘米水洗脸的步骤 让皮肤更完美
- 喝酒脸红是酒精过敏吗?权威专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