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年高考暨6月选考科目试题评析( 四 )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 。 四道主观题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的辩证关系 。 第20题更是直指“唯物史观” 。
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 , 试卷重视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 第3题结合地图、考古遗址呈现“辉煌灿烂的丝绸文明”;第10题判断媒体所载的“近代上海新式交通工具”;第22题分析漫画所示的“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 , 都体现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的综合考查 。 第9题根据《定军山》剧照分析历史现象;第17题从航海日志分析航海家活动;第23题从“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表格考查历史事件 , 都体现出对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综合考量 。
三、凸显学科思维 , 关注“生本”导向与“教学评一致”
试卷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 , 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要求为依据 , 体现出基础性和发展性 , 也反映出新课标下历史“教学评一致性” 。
通过基础情境融合概念要义 , 强调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思维、基本方法 。 如选择题第5、12、14、15、18、21题 。
通过增强历史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 , 重点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更高层次:能够从不同视角观察历史 , 能够准确运用历史术语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解释 。 如第24题要求考生能够在辨别某学者意图的基础上对“电视的发明使用和影响”这一历史现象作出解释 。 第25题要求考生能够选择 “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方法 。 第28题的(3)问要求考生能够依据马克思的论述 , 选择党史中的某个重要历史时段 , 尝试验证核心观点或提出新的解释 。
地 理
学科特色鲜明 育人功能彰显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特级教师 郭剑峰
桐乡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高级教师 马宏杰
2021年浙江选考地理试卷在题型、结构、难度、风格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 , 试题呈现由易到难 , 有利于学生平稳考试心态 , 发挥正常水平 。 试题体现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 , 考核了高中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 有助于引导高中地理教学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紧扣时代脉搏
试卷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 ,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关注了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社会热点问题 , 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 如关注西南地区生态移民 , 脱贫致富;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等 。
二、凸显核心素养
试题大多以区域为载体 , 通过区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区域认知的方法 , 对人地关系的特点、问题进行解释、分析和预测 。 如基于黄土高原景观 , 判断影响植被斑块状分布的因素;比较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于宁夏、甘肃的主要原因 。 试题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 要求学生能够珍爱地球 , 善待环境 , 形成人地协调的观念 。 如马尔代夫等低地岛国忧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东南沿海地区小流域国土开发建设中国土空间问题等 。 试题引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 如校园直立物日影的观测 。 试题要求学生基于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 运用综合思维解决地理实际问题 。 如利用地质地形剖面图判断溪流的特点;借助气象观测站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来判断锋面类型和位置等 。
三、彰显学科特色
地图是地理的学科语言 , 它承载着试题众多的信息 , 试卷在图表呈现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 全卷有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不同风向成雾频次图、气候直方图等20多幅 , 图表有原理图、结构图、统计图、区域图等多种类型 , 图文并茂 , 生动鲜活 。 学生通过获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 , 就能有效的进行解题 。 如通过GIS图层信息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 , 利用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表判断区域发展特点;根据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图分析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等 。
试题基于真实情境 , 既有学生熟悉的城市、购物中心等生活情境 , 也有复杂的学习探索情境 , 如西北太平洋海雾的发生、珠江口西岸的经济发展等 , 打通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联系 , 呼唤高中地理教学向生活世界回归 。
物 理
关注物理双基 重视实验原理 考查思维素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特级教师 沈启正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特级教师 赵惠松
全卷基于物理课程标准 , 合理设置考点分布与考试难度 , 试题结构与题量基本保持稳定 , 重视基础知识 , 体现能力立意 。 主要特点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