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贝索斯VS.布兰森,谁是太空游第一人,太空游内卷才刚开始!( 二 )


贝索斯在太空舱内骄傲地竖起大拇指
但不管是布兰森还是贝索斯 ,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梦想」——都在尝试向普通民众开放登上太空的机会 , 试图开辟太空旅游领域 , 让“每个人”都能进行短途亚轨道旅行 。 然而 , 毕竟是上天 , 票价并不便宜 。 维珍银河航空飞机的初定票价为25万美元 , 而目前为止还不清楚蓝色起源火箭的票价 , 但其首席执行官建议每张船票的价格应定为“数十万美元” 。
太空旅行的鄙视链此次太空旅行 , 贝索斯除了一圆自己的太空梦之外 , 当然也是为蓝色起源的亚轨道太空旅游打广告 , 虽然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 , 但被同为亚轨道太空旅游的对手理查德·布兰森爵士“横插一刀”的感觉不可谓不难受 。 贝索斯和蓝色起源公司一方面对维珍银河表示祝贺 , 另一方面也并未停止在社交网络中的造势和竞争 , 他们开始细品对手的这一次太空之旅——先起飞了又如何?你还不一定摸得着太空的边呢!
面对布兰森毫不留情抢飞行为 , 贝索斯颇有微词 。 蓝色起源公开吐槽称:“这不是真正的宇宙飞船 。 ”原来 , 普通人遥不可及的商业航天领域也存在鄙视链 。
就在维珍银河公司顺利开启太空旅行的48小时前 , 蓝色起源公司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表格 , 比较了游客选择维珍银河的“团结”号太空船和选择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号飞行器进行太空游的不同飞行体验 。
其中最为微妙的一点 , 就是有关于天空与太空的定义问题 。 “卡门线”被视为地球大气层和外层空间之间的边界 , 也是航空和航天的分界线 。 虽然国际科学界将这一边界定在海拔100公里处 , 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空军将其定在海拔80公里处 。
“世界上只有4%的人认为80公里高度是太空的起点 。 ”蓝色起源公司在推文中声称 。 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消息 , 他们的飞船能够飞越“卡门线” , 因此搭乘其飞船的旅行者能够自豪地、名正言顺地宣称自己已经进入过太空 , “他们的名字旁边不会有任何星号来标明其不是宇航员” 。
面对蓝色起源的质疑 , 火箭人”理查德·布兰森表示 , 他“无视”竞争对手贝索斯对“极端的”太空4分钟的嘲笑 , 他形容自己进行的里程碑式太空飞行是“各方面的极致” , 是“梦想成真” 。 他表示:“我从小就梦想有这么一天 , 令我惊讶的是 , 这比我梦想中的还要震撼 。 这一趟航天旅行是极端的 , 但它应该是、理应是、永远是太空之旅 。 超音速的上升速度和进入太空时的噪音、绝对的寂静也是如此 。 ”
这位70岁的太空人回击了抨击他的批评人士 , 不允许他人质疑维珍银河执行这项伟大任务的有效性和卓越性 , 他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这方面的全球权威 , 一直认为80公里左右是太空的边界 , 这是我们工作的规则 。 蓝色起源最初的宇宙飞船可能比我们在太空多做几秒钟 , 但我们未来的宇宙飞船将做同样的事情 。 ”他补充说:“这对人们的整体体验真的没有什么影响 。 我认为 , 如果有人看一下这次任务中拍摄的照片 , 就会发现我们确实是在太空中 , 还感受到了失重的漂浮感 。 ”
就在蓝色起源和维珍银河互相抨击时 , 一个核心问题仍然存在:这两家公司真的会允许乘客在太空旅行吗?虽然“卡门线”可能是国际公认的太空边界 , 但它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地方相去甚远 。 换句话说 , 虽然贝索斯会比布兰森飞得更高 , 但两人都远远达不到预定轨道 , 这种互相抨击或许只是加速“内卷”的催化剂吧 。
蓝色起源 VS 维珍银河的太空之旅 , 有何不同?
蓝色起源将自己的飞行器与维珍银河飞行器进行比较 , 突出自身优势
通过蓝色起源官方贴出的这张「比较表」 ,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 即使二者都是以商业太空旅行为主营项目的企业 , 但两者的“上天”方式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 。
将理查德·布兰森送上太空的“团结号” , 并不是像我们平日里所见到的火箭发射一样 , 在平地直冲起飞 , 而是先搭乘“白骑士”大型运载飞机 , 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再分离出火箭“团结号” , 加速冲向亚轨道空间 , 在体验完4分钟的失重感后 , 以普通航天飞机的形式 , 渐渐滑翔停稳在跑道上 。 在定义上 , 是“航天飞机”的一种 , 是可以在大气中机动飞行并以滑翔方式回到地球并降落在跑道上的载具 。
上: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号”垂直发射 下:维珍银河的“团结号”在高空脱离母舰发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