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研修计划|参加宝安区民办学校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随笔( 四 )



14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何泳燕老师的《课外阅读指导基本策略》的讲座,何老师漂亮端庄,秀外慧中,语言风趣,学员们都专注地聆听着 。何老师从阅读的定义、能力培养、方法等方面谈了阅读的重要性,她提出“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的观点,指出课外阅读越早越好,她指出课外阅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更是一种生活,关系到每个人一生的幸福 。她说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指导阅读方法,特别是读整本书的方法;鼓励摘录好词佳句,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提倡亲子阅读 。她强调阅读教学改革注重培养三种能力(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对文本作出评价的能力)、四种技能(朗读、黙读、略读、浏览)、五种习惯(自学和预习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

何老师引用了教育界学者崔峦的一段话:“天天阅读的孩子必然有美好的前途和幸福的人生,不管现在的成绩是高是低 。语文老师不要眼睛只盯着课堂教学,读书特色每个学校都要有,让读书立校,读书立班,读书立人,建设书香学校,书香家庭,书香社会 。”何老师指出,在小学阶段,如果使自己的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做到“走遍天下书为侣,”这样的老师功得无量 。何老师指出,现在社会科技发达,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非常广,“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老师不应该只满足于有“一桶水”,老师的魅力在于比孩子有思想、有厚度、有温度 。应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课前三分钟,轮流朗读 。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摘抄的优美语段,不仅能增加语汇的积累,又能促进学生在课外自觉认真的阅读,我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何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晨读的精神令我无限敬佩 。

14日下午,我们聆听了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姚丹老师的《小学人教版教材作文教学指导策略》的讲座,姚老师把中国与美国的习作教学从多方面进行了对比,分年段解读习作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在讲解的过程中融进了许多鲜活的案例 。姚老师指出了年段的习作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通过聆听姚老师的讲座,我更加清楚了每个学段习作教学的侧重点,使我进一步理解了习作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姚老师最后以“习作是一种游戏,习作是一种需要”作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