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案( 五 )
12月5日前,将被考核医师的《医师执业证书》报送至卫生局医政科 。
12月20日前,卫生局医政科应当将考核机构的考核结果记入《医师执业证书》的“执业记录”栏,并录入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库,完成医师考核结果在《医师执业证书》上的记录工作 。
(三)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的,可以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
1、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2、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病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3、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4、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5、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6、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7、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8、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9、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10、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11、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12、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 。
六、执业记录与考核程序
(一)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 。医师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
1、良好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奖励、表彰、完成医院及上级部门按排的指令性任务、取得的技术成果等;
2、不良行为记录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
(二)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定期考核的依据之一,医院建立医师定期考核档案,将医师执业行为记录(包括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及《医师定期考核表》及时存入其档案中 。
(三)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 。
1、一般程序为:医师根据本人的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三个方面书写述职报告,由医院考核委员会对其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评定意见,并对其进行业务水平测评 。最后综合评定意见及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考核结论 。业务水平测评可采用以下形式: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年医师工作计划范文
- 公务员年度考核总结|市建设局公务员年度考核经验总结
- 物业员工仪容仪表|餐饮员工仪容仪表考核细则
-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中医护理操作培训及考核有感
- 风险评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评估方法与实施
- 公务员年度考核总结|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 农村集体三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培训考核试题
- 年度考核个人述职|年度考核个人述职报告
- 孕妇检查|专家指导;孕妇定期检查,一般要多久检查一次
- 考察考核干部要坚持“两考四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