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质量分析|九年级抽测数学质量分析( 三 )


第23题:阅读理解题,也是格点问题 。考查了点的坐标、对称点、对称图形等知识点以及对对称性质的数学理解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分率为0.26 。本题较为新颖,有一定的综合性,把常规的“求直线上一点,使之到这条直线的同旁的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问题,置于坐标系中,融入求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中,第三小问也是为提高试卷区分度设置的第二个障碍 。学生做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仍然是粗心,审题错,或者计算错,部分同学可以按题意作出对称点,但没法求出交点坐标 。单一知识点的问题学生可以得心应手地解决,但稍有综合,便束手无策,这是我们教学中需要深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
第24题: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 。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等知识点,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
本题是为提高区分度设置的第三个障碍,也是为那些数学优秀的学生展现自己数学才华设置的,课程改革不仅要关注数学的大众普及化,也要关注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 。本题思考要有一定的深度,计算有一定的复杂程度,想靠单纯的模仿是难以奏效的 。有近一半的学生未作答 。说明只有平时多思考,多积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才能提高解答新题的那能力 。在解答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有:书写不规范,不合理;不能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选择恰当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导致计算的复杂和错误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正确找到解题的途径,却因为计算的失误而不能正确解答,这是让人十分惋惜的;而对于一点思路都没有的学生,自然是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并根据题意联想所学的相关知识加以解决,缺乏用方程思想去解决几何图形中的未知量的自觉意识 。
综上所述,有两大方面的问题应引起老师们的关注;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待进一步巩固,即概念的理解与计算的技能 。
2、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反映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情境或稍微灵活的题目,就感到茫然 。
四、复习建议
1、重视初中数学核心内容的复习,抓好基础是根本 。
注重基础是中考试题永恒的立意,是历年中考的重点 。雄厚的基础知识是能力提升的载体,很难想象数学概念不清,运算不准的学生会有很强的数学能力 。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靠临时突击或猜题、押题,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成绩 。所以,要切实抓好“三基”数学,复习以教材为主,其他材料为辅,充分挖掘材料中的重点内容,重视分析典型例题、习题的解题思路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重视这些题目的变式训练,并上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 。因为综合题也常常是通过对数学教材中典型问题的深化与发展而形成的;要让学生建构有自己特色的认知结构,重视各重点知识的连接点与交汇点,这是命制综合题、考查数学能力的目标之一;要重视常规教学,加强解题的规范训练,(特别是我们用的是答题卡,规范书写格式等也是相当重要的)做题速度的训练,学生平时的作业中,如果缺乏规范的、一解到底的、简洁的表达训练,中考中自然暴露出来,所以要加强平时的常规训练,克服运算能力低、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快的弱点,力争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 。努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数学表达能力 。在最后的一个月里,要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训练,近三年我省中考试题的各种题型,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使他们在中考中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得以正常发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