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别人请教|怎样“向学生请教”
一位教师执教《认识分数》一课时 , 问学生:“现在有4个桃子 , 如果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 , 怎么分呢?每只小猴分几个?这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 , 谁能帮老师分一下?”顿时 , 每个学生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 争先恐后地想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创设这种“向学生请教”的情境来组织教学 , 好吗?诚然 , 我们提倡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 , 改变那种高高在上、无所不通的师者形象 ,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 但同时 , 我们也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把4个桃子分给4个猴子 , 这是3岁孩童都能做到的事 , 身为教师能不会做?既然连分4个桃子都不会 , 又怎么来讲解后面的知识?显然 , 这是一个并不“美丽”的谎言 。新知识是老师讲解的 , 可是很简单的题目老师又不会做 。老师这样时而聪明、时而糊涂 , 学生该怎样来认识老师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 , 是教学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显然 , 寓教育于无形 , 展示的是更为高超的教学艺术 。当学生意识到你的教育意图时 , 教育作用有时反而会难以凸显 。因此 , 当我们向学生渗透某种意识或传达某种思想时 , 一定要精心考虑方式和方法 , 要知道教育之美就在于看不出教育的痕迹!(作者系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教育办公室;2008年7月16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课堂版发表)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部门个人工作计划如何写
- 祝福语|恭喜别人结婚纪念日的话
- 祝福语|别人生日祝福精辟短句
- 祝福语|祝别人宝宝生日快乐祝福语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读后感
-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 向命运挑战读后感
- 向毛泽东学管理读后感
- 走向高效课堂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