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二 )
篇二:数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 。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对学校的实际,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开展的各项活动多,在校,数学老师根本找不到额外的时间,也根本“抓不着”学生 。怎样解决提高质量又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这一矛盾问题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 。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 。)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盲目的多练 。
2.侧重书面练习 。
3.局限于封闭性的练习 。
4.多是“一刀切”的练习,
5.侧重技能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
有效练习的问题基于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 。我们提出此课题,拟探索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教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 。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能力,更要让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
二、研究的意义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 。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 。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怎么写2022
- 工作计划|2022初三年级数学教学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怎么写2022
- 工作计划|三年级数学教师2022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2022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五年级数学教师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数学教师年度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初一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数学骨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