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路历程|回忆我的考研历程
六月的毕业季终于到来,葱郁斑驳的树荫下交织着欢笑与泪水 。大学生活终于扬起尾巴,一场青春的繁华盛宴缓缓落下帷幕 。走在天颐湖畔的石板小径上,回忆往昔,往事浮现,或清晰,或朦胧,有的刻骨铭心,有的刻意忘却,但度过的每一天、读过的每一本书、认识的每一个人、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却都是这个故事里难以割舍的回忆 。从大学开始,我一直坚持着这样一个习惯:用三言两语概括并记录下一天的所行所思 。四年后,翻阅着还几百页的“成长记录”,方知自己再也不复当年 。随着旧时岁月的光影越来越渺远,对大学生活做一个完整回顾与总结的念头便愈发强烈,但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说起,又何处止歇 。
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便问自己,这四年我能学到什么?四年后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四年后我又身在何方?其实到今天为止,我都没给这些问题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复 。因为,这四年,尤其是后两年的经历,让我见识到了太多更加开阔的东西,这就不断矫正甚至否定了自己曾经一些幼稚与浅薄的想法 。但到了今天,我又怎敢说自己就是成熟呢?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想起无数往昔的瞬间,用文字记下的是回忆,是历史,更是思考……
一、扫一扫记忆碎片
2009年9月5日,我来到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报道 。和很多同学一样,带着对新生活无限向往的热情,开始了大学的新旅程 。因为学校离家不远,高中又是在山师附中读的,自然对山师大有种特殊的感情 。但自己心里也知道,这不过是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进校后还需潜心读书,多加学习 。不过,当时身为井底之蛙的自己并不知道“大学何为”,只是带着自小对读书的偏爱,时常进入图书馆胡乱翻阅,泛泛而看,而不求甚解 。
对于大学生活的认知,当时并没有太过明确的目标 。或许是骨子里有那么一点不安分,开学后便积极参加了学生会、班级和社团组织的许多活动 。最为幸运的是,结识并融入了中文一班这个大家庭 。或许是身为班长的缘故,忙碌的日子总是大于空虚的时间 。到现在我还经常想起,与周倩、海洋、张强为了一个活动的策划而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场景 。那段记忆虽然忙碌而疲惫,却是温暖而纯净的 。回到宿舍,我总是习惯性地打开桌灯,整理一天工作与学习的记忆 。当晨曦的霞彩掠过窗外的山崖时,又是一天新的开始 。红歌赛、女生节、辩论赛、体育节…这些活动的某些瞬间像电影镜头般地在我脑海里闪过,一波未平,而一波又起 。
在组织、参加活动之余,更多的时间就送给图书馆和讲座了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10月10日那天历史系李云泉教授关于陈寅恪先生的讲座,讲的内容大抵记不清了,但老师深沉饱满的情感与对学术的虔诚精神对当时不谙世事的自己震撼很大,正是从那往后,我散漫无序的读书有了大致的方向感,对于学术,对于思想,“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真正让我对“大学何为”这个第一命题有了感悟 。就在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钱理群《致青年朋友》,老钱在书中强调的大学生应该“独立,自由,沉潜,酣畅”的观念,可谓句句说到心坎里了 。从那往后,我找到了图书馆里所有钱先生的书,每次阅读都是一次惊险刺激的历险,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与郁热丰沛的学术激情令人神往 。老钱的思想好像一盏暗夜里的灯火,让我这个在自己肤浅世界里沉睡许久的孩童得到了“启蒙” 。
推荐阅读
- 苦难历程读后感
- 天路历程英文读后感
- 美的历程读后感|《系统之美》读后感
- 美的历程|美的历程读后感
- 美的历程|《美的历程》读后感
- 天使的吻痕读后感|《天使心路》读后感
- 避孕套的发展史|避孕套发明者及后世发展历程
- 避孕套谁发明的|是谁发明的避孕套避孕套发展历程
- 毕业生赠言|考研生的毕业赠言
- 2013心理学考研真题|2013年心理学导师毕业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