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材料|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十 )



二、抓学生,德育为先,习惯与方法并重

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做扎实,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效率 。对学生的管理就是要让学生有爱心、有进取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

1、感恩励志,激发动力

感恩励志教育从古至今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一直贯穿于人的一生 。但是,经历了5.12大地震,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和帮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以及学校教育对于感恩就又有了新的时代意义,感触也就更深刻 。因此,学校以感恩励志教育为契机,主要从感恩亲人,从孝敬做起;感恩身边的人,从尊重做起;感恩社会,从担当责任做起 。力求通过感恩教育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学生的良好学习及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将受益终身 。因此,一方面,我们非常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为准则,结合十星评比,由少先队负责管理,班主任负责落实,各科教学灌输,形成育人合力 。定期与问题学生谈心交流,走进学生心灵,倡导“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人格与个性日趋完美,形成良好的习惯 。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学校通过专题讲座、班会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诸如:专心听讲的习惯;求异思维和不懂就问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检验、检查等习惯的培养和掌握 。方法一经学生掌握,就会成为解放学习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

三、抓过程,注重教学常规管理,勤于落实

1、领导带头,深入一线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 。我们认为领导走进课堂,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取得发言权,发挥肯定、鼓励先进,督促与鞭策后进的作用;有利于形成适度的“紧张”气氛,教师“紧张”起来,才会有学生课堂上的“紧张”,也才会有高效的课堂 。我校校长也担任了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 。学校行政坚持推门听课制,深入教学第一线,到班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听取教师意见 。一方面充分肯定教师的优秀做法,鼓励教师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 。另一方面经常和教师一起分析学生的知识现状和思想状态,研究对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激发了教师的工作激情,加强了常规管理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