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材料|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机制强化监督努力把编办工作做实做强
近几年来 , 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 巩固机构改革成果 , 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 , 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 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 紧紧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中心 ,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 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 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形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 努力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 增强了编制部门在人员编制工作方面的权威性 。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是:只有把机构编制工作置于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布署 , 积极发挥部门自身的能动性 , 加强部门协作 , 把好关前管理 , 抓好事后监督 , 就能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当地机构编制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 进而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目的 。下面简要地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善于在机构编制管理运行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
前几年 , 我们和其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一样 , 在人员编制管理方面是比较被动的 , 工作运行中我们感到 , 过去的“数字化”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 , 其弊端十分明显:一是用人单位在编制管理方面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 , 除了单位领导和人事工作人员知情掌握外 , 其他人员很少了解编制情况 。很多情况下 , 往往是当事人遇到个人利益受到磨擦后才知情 。二是给一些用人单位在人事工作纪律上留下了可乘之机和隐患 , 包括编制使用上的随意性 , 尤其是大系统单位 , 在编制性质、工资、经费来源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弊端较多 。三是鱼目混珠 , 吃财政空饷 , 长期在编不在岗 , 既占据编制 , 又冒领工资 , 或由所在单位长期领用该员工资 。四是退(离)休人员经费来源不清 , 退(离)休前属于企业的人员 , 退(离)休后混入财政统发范围等等 , 使机构编制管理和用人单位在人员变更等相关问题上诸多“后遗症” 。所以因为人员身份、入编性质、工资待遇等问题上访、滋事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出现问题 , 我们不回避矛盾、不推诿责任 , 积极查找属于编办工作环节上的原因 , 那就是机构编制管理透明度不高 , 管理比较粗放 , 编制管理程序的操作性较差 , 在属于我们掌握的管理资料中表现出“只见数字不见人”的状况 。
推荐阅读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改变世界的信息材料》读后感
-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新教育之梦》读书汇报材料
- 公路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党的群众路线党课|群众路线党课学习材料
- 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范文
- 民主生活会|干部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 对照检查材料|《廉政准则》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 民主生活会|税务干部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 民主生活会|镇人大副主席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 民主生活会|镇党委委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