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工作总结|市双拥工作总结( 四 )
四、以严格的政策落实促发展,双拥工作基础更加巩固 全市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四川省国防建设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法律、规章、政策和制度 。先后制定下发了《德阳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德阳市一至六级伤残军人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德阳市驻市区部队随军家属生活补助暂行办法》、《军人子女入学(入托)优待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 。修订完善了《德阳市双拥模范乡(镇)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制定下发了德阳市《关于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了一套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兼顾地方特色的双拥政策法规体系 。
不断提高优抚保障水平 。各级政府全部将优抚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按照15%以上递增 。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行优抚政务公开,优抚补助金全部由县级民政部门通过金融机构直接发放 。城乡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大幅提高,目前全市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达2800元,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达1700元 。四年来,全市累计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 3600万元,优待面达100% 。积极开展关爱功臣活动,将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全市各级累计筹集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住房修建和生活补助 。市政府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全市所有的军休所、光荣院进行改造升级,使233名军队离退休人员和老复员军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全面推行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及时结算服务工作,有效解决优抚对象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 。坚持优抚对象走访慰问制度,组织召开各种优抚对象座谈会528次,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总计500余万元 。
坚决落实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退役安置政策 。四年来,全市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300余名,除本人自愿申请外,全部安排为党政机关公务员,团以上领导干部均安排领导实职 。接收安置退役士兵1000余人,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500余万元 。城镇两年义务兵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标准为63244元,服役期满12年的士官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标准为103244元 。累计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经费近6000万元 。加快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建成社会福利企业60多家,吸收退伍、伤残军人1000余人 。积极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举办各种培训55期,培训5000多人,推荐安排就业率达95%以上 。
五、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拥政爱民成果更加显著在完成5.12抗震救灾、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和8.19火车遇险抢险救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和驻军官兵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壮丽篇章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驻军官兵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 。德阳军分成建制组织官兵和民兵1392人,动员民兵185374人次在绵竹、什邡两个重灾区投入抗震救灾,出动工程机械602台次,车辆8034台次,累计救出生还者902人,转移受灾群众7606人,转运伤员557人,搭建帐篷23318顶;协调保障39支外援部队26000多名官兵在绵竹、什邡的抗震救灾工作;在什邡蓥华镇开办热食供应点,受到军委郭副主席充分肯定 。黄继光生前部队、空十五军某部官兵当晚便抵达什邡投入抢险救灾,向灾区投送物资230吨,参与绵竹清平小木岭大营救,抢救转移群众1300余人 。有乌蒙铁军之称的成都军区某炮兵团星夜兼程赶赴绵竹,徒步深入孤岛清平,护送转移群众7800余人,救护伤员1400余人,抢运救灾物资4万余吨 。据统计,部队官兵累计抢救转移群众230219人,抢通道路128公里,运送板房和救灾物资3万多吨,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700余万元,捐款捐物6000万元,涌现出李军、范晓林、胥怀君、荆利杰等一大批获得全国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去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驻德官兵共计5000余人投入抢险救灾,成功解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群众300余人,疏散转移群众3000余人 。去年8月19日,由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列车在广汉石亭江大桥遇险,驻军官兵冒着生命危险,赶在车厢坠江前将乘客全部安全转移,创造了重大交通事故零伤亡的奇迹,3名官兵被铁道部表彰为抗洪抢险勇救旅客先进个人,授予火车头奖章,小汉镇武装部部长郑本禹被表彰为全国防汛抗旱先进个人,推荐参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市场部主管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市场销售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企业2022市场部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和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超市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写2022
- 工作计划|2021个人工作总结和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房地产市场部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市场营销个人工作计划范例
- 工作计划|市场部2022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个人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