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总结|乡镇镇创先争优工作总结( 三 )
二、加强组织,广泛宣传,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
自接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党委扩大会,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党委成员和12个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各村各单位指派了指导员,按行业分类制定了实施方案,把创先争优活动纳入了镇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之中,紧接着召开了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村两委成员参加的动员大会,组织学习了市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文件精神,确定了活动主题、目标和载体,会后,全镇12个党支部,按照镇党委的工作布署,结合自身特点,各自又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全面拉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序幕 。
为了加大创先争优宣传力度,打造出全镇创先争优的浓厚社会氛围,各村各单位拓宽宣传思路,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采取设置专门宣传栏、固定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搞好动态报道等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创先争优活动宣传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全镇党员群众中形成了人人有创先争优新理念,人人都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三、确定争创活动载体,真抓实干谋发展
以争创四好先进基层党委,引领全镇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特色载体,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争模范,引领群众创事业,促进了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四、创先争优作表率,党建创新又有新提升
在全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全心全意谋发展、一心为民做贡献的优秀党支部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当优秀的先进党员代表 。双瓦村地处绵竹市南部,全村16个村民小组,1444户,3987人,耕地3997亩,人均土地约1亩左右,经济收入以种养业为主,由于产业单一,人均纯收入比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特别是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和分散零星的生产模式,既不利于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又难以发展商品生产与市场对接,极大的束缚了农村生产的发展 。加之近几年来外出打工的青年增多,土地出现了粗放耕作的现象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双瓦村两委在灾后重建的同时,抓做机遇;认真学习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土地上做文章,在灾后重建中添活力,自2008年10月以来,双瓦村抓住市场契机,由村党支部牵头,以村委会为发起人,在各位股东的协作下,投入资金150余万元注册成立绵竹市绿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坚持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权属关系不变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村民以土地入股,实行统一经营,发展规模农业 。专业合作社依法制定章程,选举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了统一生产经营、规范运作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蔬菜),形成了党支部、村委会、专业合作社为一体的一套班子的组织模式,既加强了党支部在村工作的领导,又能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经过发动,有5个村民小组、1780余户,2100多农民采取流转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转出连片的土地3000余亩,每亩土地每年地租815元加入专业合作社入股,入股的土地由合作社负责经营,入股农户通过股东会行使合作社的管理、监督权利,同时享有有偿参加农事劳作的权利 。保障每户每年享有务工所得5000元,同时保障入股农户每年地租815元的净收益,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结合新农村建设,投资50余万元,建新的排水沟1万余米,改造道路8000余米,大大的改善了生产条件,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招聘用素质较高的农民党员担任作业组长,培养造就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干部,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谋发展奔小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受到上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好评 。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 。把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提高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 。二是全面推进了镇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三是构建城镇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城镇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发挥城市基层党建带动优势 。整理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和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1个人工作总结和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个人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 年终工作总结和计划范文
- 党员创先争优格言事业中争创先锋
- 竞争优势读后感|《内向者优势》读后感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教师个人经验总结
- 地随局2013年纠风工作总结
- 党的群众路线总结|社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