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矮星 年轻的中国航天“天团”( 二 )


“北京明白”:“吵架”是我们最正常的事
神舟十二号任务直播时 , 多次喊出“北京明白”的飞控中心北京总调度高健引发网友关注 。 帅气的面庞和沉着的声音圈粉无数 , 网友亲切地称他为“北京明白”“北京大明白” , 纷纷留言说“就是这个小哥 , 小分屏都挡不住他的帅气” 。
1994年11月 , 高健出生在河南 , 今年26岁 。 虽然年轻 , 但他曾多次参与国家级别重大航天项目 , 在嫦娥五号、长五B运载火箭首飞等任务中承担部分控制调度工作 。 此次 , 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中 , 他第一次担任北京总调度 , 刷新载人航天任务中此岗位最年轻纪录 。
据高健介绍 , 执行飞控任务需要技术线和指挥线的支撑 , 调度岗位是中间枢纽 。 “我们是指挥和信息的神经中枢 。 正常情况下要推动任务按计划进行 , 发生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反应 , 组织处置和计划调整 。 ”
高健笑称 , 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喊调度、打电话和“吵架” 。
他解释说 , 总调度是各个系统的交界面 , 要协调各方需求和问题 , 沟通量很大 。 在值班时 , 用调度口令安排工作 。 不值班时 , “打电话”占据他大部分时间 。
“吵架”则是一个玩笑式的比喻 。 “航天任务需要各系统密切配合 , 才能确保任务成功 。 ‘吵架’对我们来说 , 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高健解释道 , 大家经常因为技术状态争得面红耳赤 , 甚至拍桌子 。 但这都是为了把任务干得更好 , 把设计做到最完美 。 走出会议室 , 同事们立刻有说有笑 , 体现出团队对科学的坚持 。
高健说:“有时我叫大家开会 , 就直接开玩笑地说‘过来吵一架呀’ 。 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 , 真理越辩越明 。 ”
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直播时 , “北京明白”这4个字成为高健口中的高频词 , 看似简单 , 实际上 , 他接收到的信息 , 远比观众听到的多 。
“当时我还戴了一副耳麦 , 桌面前方还有一个小音箱 , 这两处的声音观众听不到 。 我接收的信息是大家听到的几倍多 。 我答‘北京明白’有两层意思 , 第一个是我听清楚了 , 第二个是我清楚下一步该如何继续组织任务 。 ”
对于执行任务时的淡定表现 , 高健坦言其实自己内心很激动 。
他笑着说:“你如果仔细听 , 能发现我每次的‘北京明白’语调都不同 。 当航天员进入咱们的空间站 , 那句口令的声调都高了 , 声音也更洪亮 , 那是抑制不住的 。 ”
正是如此沉着的表现 , 让高健圈粉无数 。 同时 , 也有不少网友好奇 , “为什么是他?”
对此 , 高健表示 , 飞控中心是极其锻炼人的单位 , 调度在所有岗位中强度最大 。 “我想既然要做 , 就做最有挑战性的 , 在任务之初 , 是我自己果断自荐的 。 ”
对于北京总调度岗位的要求 , 高健的领导曾用“三商”概括 , 即体商、情商和智商 。 “我们的身体素质要好 , 才能扛住高强度工作 。 情商也好理解 , 因为我们要做大量沟通工作 。 智商的意思就是业务水平要跟上 。 ”高健说 。
据了解 , 调度岗位每次值班的时长为24小时 。 特殊情况下 , 主负责的调度因更熟悉任务状态 , 甚至会工作30~40个小时 , 虽然期间会有短暂的换班就餐及休息 , 工作强度依然非常大 。
见到高健时 , 他刚刚结束一次值班 。 “我们圈子里有个说法叫‘脉冲式睡眠’ , 就是利用一切碎片时间睡觉 。 我现在沾床就能睡着 , 半小时也能睡一觉 。 ”
难得空闲的时间里 , 高健为保证最佳状态 , 喜欢和同事打打篮球、跑跑步 。 此外 , 高健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陪家人 。
去年 , 高健和交往多年的女友领了结婚证 。 “我从去年嫦娥五号任务后 , 就没怎么和她见过面 。 今年整个春节一起吃了三顿饭 , 后来都在任务上 。 我早就答应好好陪她吃顿正餐 , 承诺了半年也没落实 。 ”高健略显遗憾地说 。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 , 干航天似乎是个“苦差事” , 但在高健眼中 , 这件事情特别酷 。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 , 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 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
那时 , 高健正上小学三年级 。 “我记得特清楚 , 当时语文老师把课都暂停了 , 全班一起看电视 。 那时我就觉得航天员能去太空 , 真酷!高中时觉得航天梦特浪漫 , 还体现了一个国家最尖端的科技水平 , 大学就选择了测控工程专业 。 ”
对于“全网深捞”“帅的都交给国家了”等网络热评 , 高健表示 , 团队中还有很多俊男靓女 , 希望大家能多关注那些没在镜头里出现的岗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