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甲午大海战|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二 )



当这些留洋学生远赴重洋终于学成归国,可以报效国家时,我想他们一定是满腔热血的 。所以,开着从英国定制的最新的战舰归来时,即使是当时的清朝又再一次遭受了败仗,可是谁都没绝望 。那句“我们的大铁船来了”可以说是一种内心深处最朴实真实的反应 。片中有个镜头让我特别热血沸腾,就是李鸿章检阅这些军官们时,军官们一个个亮剑步出队伍高声说出自己的名字与毕业院校 。这个场景仿佛令我也身临其境,穿过百年的沧桑也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北洋水师初初建成的精气神 。

那种如朝阳初升的澎湃之气,令我不禁感慨若是这支海军队伍能一直保持着这种气势,那该多好啊,那是多麽锐不可当呀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

那段惨烈的、悲壮的、憋屈的、充满无奈的历史终究是上演了 。其实以我这种外行人来说,抛开粉丝的身份来说,海战的画面还是相当震撼相当不错的 。虽然画面朴实(给人一种很原始的画面感)但是这样更显出一种真实之感 。加上激昂深沉的背景音乐,让人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即使是知道这场战争的结局,即使知道是失败,可是依然感到非常紧张,依然抱着期望 。想即使是可以打沉一艘敌舰也是光荣的 。可是,北洋水师因为资金不足年久失修炮弹装备也不够,打出来的炮都是哑炮 。用的都是教练弹 。每次观影都会想,如果当年北洋海军装备精良,弹药充足,历史就该改写了吧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每每看到这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海战时,都会不仅仅是悲痛,更是愤怒!我好恨!痛恨清王朝的贪污腐败,痛恨慈禧为了一己之私而毁掉了整个国家,痛恨当权者孱弱无能,痛恨指挥者纸上谈兵战略失策 。但是还是最想感叹腐败亡国,腐败亡国啊!这一天,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

这是一部群戏,英雄不止是邓世昌一个人 。邓世昌当然是其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的 。当邓世昌命令将士们挂冲锋旗,全力向吉野号冲去时,那种决绝之情,让人心生敬畏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邓世昌如是,刘步蟾他们亦如是,他们用生命阐述了“舰与人共存亡”这句话的含义!其实他们终其一生都没背叛当初远渡重洋时“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 。奋然无悔”这段誓言 。也许这就是一种传承,正因为有这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的传承,我们这个民族才会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 。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邓世昌和刘步蟾们又何不是这样的中国脊梁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