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影评|《无人区》观后感( 二 )
看完《无人区》心情非常激动 。总所周知 , 中国电影起点低 , 又有较为严格的审查制度 , 以这个标准 , 《无人区》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影片了 。虽然和国外一流的影片相比 , 某些方面还略显欠缺 , 例如结局稍嫌突兀 。导演或许是想通过余男由于徐峥的牺牲而最终获得新生来拔高立意 , 但过于直白 , 与整个电影的基调不太相符 。不如《泰坦尼克》中 , 我们可以从老年Rose身边的那些照片中推断出Rose虽历经劫难 , 但最终还是如Jack所希望的那样过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 这样会显得更为含蓄和高级 。另在黑色幽默部分有生硬和用力过猛之嫌 , 虽然观看过程中很多观众被逗乐了 , 但那种苦涩感还不够深刻 。无论如何这是继《让子弹飞》之后第一部让我热血沸腾的中国影片 , 让我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和希望 , 让我们为宁浩导演鼓掌!
韦志中
今天下午从长沙到了武汉 , 参加即将在武汉大学举办的全国首届文化心理学论坛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湖北省心理学会年会 。欧阳广也从北京赶来 , 我们两个晚上去看了新上映的电影《无人区》 , 看完之后做了交流和分享 , 因此 , 想要写一篇观后感分享给朋友们 。
“人在囧途”三部曲
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被视为“囧系列”的第三部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 , 《无人区》和《人在囧途》、《泰囧》一样 , 都是在旅途中发生的一系列囧事 , 剧中的主角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 , 应对这一系列发生的事情和过程 。
其次 , 三部电影有递进的关系 。第一部“囧”透过过程告诉人们 , 今天的人们正生活在冲突和迷失的边缘 , 只有自己珍惜现在的生活 , 才能够顺利应对一些不良事情的发生 , 然后找到幸福的生活 。
第二部“囧”透过过程和故事背后的故事告诉人们 , 向外寻找心灵的宁静 , 也许不是唯一的途径 , 当我们可以放下一些的时候 , 也许离自己更近 , 当我们离自己近的时候 , 就有机会可以走进自己了 。这种透过“二文化”表达出当今社会“二B青年”的心声的艺术 , 和社会的集体无意识是一致的 , 所以 , 电影自然受到欢迎 , 这不关乎艺术本身 。
如果说第一部是在生活层面谈价值观 , 第二部就是在追求层面谈人生意义了 。而作为“囧三”的《无人区》 , 试图在告诉人们 , 无论在“有人区”还是在“无人区” , 我们都是在修行 , 无论是做律师 , 还是在做杀手、盗贼 , 我们也都是在修行 , 只不过有的人选择的路不同 , 自然也就结果不同了 。我更原因在这里把修行用“成为一个人”来代替 。事实上 , 整个电影过程 , 也是在反应所有人的“人生囧途” , 以及应对方式 , 方式不同自然结果也就不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