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交流材料|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二 )


二是机制激励 , 推动小城镇建设在竞争中平衡发展 。我市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地域差别大、发展上也存在不均衡性 , 为从整体上推进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全面发展 , 加快城镇化进程 , 我们坚持把竞争激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中 , 着力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小城镇建设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每年开展一次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考核工作 , 以此作为小城镇建设相互竞争的载体和平台 , 考核情况全市通报 , 同时考核成绩均被记录在案 , 作为年度安排市级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每两年开展一次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的评选表彰活动 , 调动县(市)及乡镇抓好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年6月 , 我市召开了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表彰工作会议 , 市四大家领导出席会议 , 省建设厅领导也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 , 市政府为此次会议拨款60万元 , 会上命名表彰了5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5个一等奖乡镇、12个优秀奖乡镇、三个小城镇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及38名小城镇先进工作者 , 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 , 在精神奖励的同时 , 还给予物质奖励 , 对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给予重奖 , 以此激励各乡镇 , 引发了新一轮小城镇建设的热潮 。其次是建立动态考核机制 , 对重点镇实施动态考核管理 。~年我市以襄政发〔~〕28号文 , 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需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市级重点镇) , 同时明确对重点镇实施动态考核管理 , 依据重点镇考核细则 , 每年对重点镇建设发展情况、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调整 , 对于城镇建设发展速度慢、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差、已不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重点镇进行末位淘汰 , 对于暂时末能纳入重点镇范围的乡镇 , 也可申请参加重点镇考核 , 工作绩效突出者 , 可适时调整为市级重点镇 , 以此激发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整体活力 , 小城镇建设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
三是量化考核、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步伐 。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 , 我们始终坚持因镇制宜、逐步完善、量力而行、稳步实施的指导方针 , 要求各乡镇在城镇建设上 , 不要盲目铺摊子、搭架子 , 不搞形象工程 , 城镇建设要紧密结合乡镇发展的实际 , 要考虑乡镇财政所能承受的能力 , 量力而行 , 一年做一至两件扎扎实实的事 , 逐步配套城镇基础设施 , 完善城镇功能 。近年来 , 我们注重引导各县市区村镇建设主管部门 , 在这一总体思路的指导下 , 建立小城镇建设的量化考核体制 , 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我市所属宜城市在小城镇建设管理中 , 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将小城镇建设纳入乡镇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的实施意见》 , 年初市建设局、市委组织部与各乡镇主要领导签订责任状 , 明确各乡镇年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 确定的年度城建目标任务 , 量化、细化到新修建几条路、修建多长的供排水设施等 , 年底组织统一考核 , 对末能完成年度城建目标任务的乡镇 , 实行奖惩兑现 。老河口市、枣阳市、南漳县等县市也都采取了各具特色的城镇建设管理措施 , 推动了村镇建设的稳步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