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护士长袁辽荣事迹材料( 二 )


不久,她报考了全国自学高考护理专业学习班 。此时,她的孩子才6个月 。上课地点很远,中午她要坐几站车回家给孩子喂奶 。
回忆起那段日子,袁辽荣不禁感慨:真累啊,爱人在海岛部队,平时回不来 。她哭过,但还是咬牙坚持了4年,全院一同报考的18人,唯有她坚持了下来 。
人性化护理、互动化护理、集体化护理、梯次化护理等护理新模式,就是她结合所学搞出来的创新 。
袁辽荣与患者间的感情超越了职业范畴,浓缩为一种亲情 。病人发病时没有理智,但恢复后,他们是多么可爱的人啊!我们护理好他们,才对得起这身绿军装 。白天不把事情多做一些,晚上就没有精神安慰 。

我们是患者生命的明灯,要以平等、尊重的目光看待患者
好多病人把她当成了亲人,每天看不到她会想她 。一位叫李淑贤的老年患者,从建院的那一天就住在科里 。袁辽荣接过护理棒后,无微不至地精心照料,老人卧床13年,没生过一次褥疮 。老人辞世时,袁辽荣又连夜整理遗体 。李淑贤的亲人,感动得长跪不起 。
袁辽荣常对护士们说,我们是患者生命的明灯 。尽管患者的精神、心理意识存在某些缺失,但他们也是生命,要以平等、尊重的目光看待患者 。
2007年,袁辽荣和同事们在报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有个叫梁家全的心理疾患病人,被家人用铁链锁了15年!袁辽荣的心颤栗了,她立即打电话向院领导报告 。第二天,她和大家一起驱车七八个小时,把病人接到自己科里治疗 。
长期缺医少药、营养不良,使梁家全看上去瘦骨嶙峋 。他蜷缩在床头,脸色苍白,神情呆滞,对周围的人充满戒备和恐惧 。从那天起,袁辽荣带头为他做日常护理,洗脸、梳头、剪指甲、喂饭、穿衣盖被等,无微不至 。
梁家全害怕见人,袁辽荣就每天主动与他说话,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梁家全的四肢缺乏锻炼萎缩了,袁辽荣就经常为他做四肢按摩,搀着他到走廊里学步;天气冷了,袁辽荣自费给他添置新衣服
两年过去了,梁家全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精神状态 。2009年秋的一天,袁辽荣正在帮他整理床铺,站在一旁用心看着她的梁家全突然嘴里发出了两个字:谢谢 。简单而又普通的两个字,让袁辽荣泪流满面 。
春节前夕,梁家全终于走出医院的大门,开始了他全新的人生 。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护士长袁辽荣事迹材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