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顾隐君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隐君的祖籍是昆山七浦塘,相传他是晋朝司空和的后代,他因为进士出身的儿子顾存仁在担任地方官时政绩突出,又恰逢皇太子出生之喜而被朝廷封赏做余姚知县 。
B.顾隐君为人忠诚老实且率性天真,生平既不喜欢和世俗之人攀比也不喜欢结交官场权贵人物,不染城中人奢侈习气,即使后来做官发达富贵了也仍恪守海边平民本色 。
C.顾隐君是一个具有浓郁感恩情怀的人,他虽然不曾接受郡太守的乡饮延请,但对给与他官职的天子却始终带着真诚的感激之情,每天除焚香拜阙外还一饮一食常思源 。
D.顾隐君因经常读书而仰慕书中古人的高风亮节,一生仗义疏财且待人胸无城府,自从被人诬指骗钱而无辜赔偿后开始沉默寡言,但每逢乡里人前来求助他仍慷慨解囊 。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就养余姚,以力自随,独夜至官舍,县中人无知者 。
译文:
(2)吾葬不拘忌,棺必油杉,有一不然,是为逆命 。
译文:
答案:
4.(3分)C(比:#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靠近 。)
5.(3分)D(承接连词,于是,就 。A.结构助词,的/取消独立性,无义;B.介词,把,用/连词,表目的;C.介词,因为/表示被动,被 。)
6.(3分)D(此项错在“自从被人诬指骗钱而无辜赔偿后开始沉默寡言”曲解文意 。原文信息是无辜替骗钱人赔偿,自己却不向外人说 。)
7.(10分)
(1)到余姚去接受朝廷奉养(或:到余姚就任县令),他只让力夫跟随自己,独自一人在晚上到官衙里去,县里人都不知道 。(“就养”“自随”“夜”“无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
(2)我死后安葬不必被禁忌约束,棺材一定要用普通的油杉木材,有一点不是像我说的这样,这就是违抗我的遗命 。(“拘忌”“油杉”“不然”“逆命”各1分,语句通顺1分 。)
译文
顾隐君名叫启明,字时显,祖上曾居住在昆山的七浦塘,现在他是太仓人,相传他是晋朝司空和的后人 。顾隐君有个儿子叫顾存仁,他考取了嘉靖十一年的进士,被选拔外调做余姚知县 。因为政绩考核得了第一名,他被调入朝廷做礼科给事中 。恰逢皇太子出生,皇上厚待身边臣子,把顾存仁曾做的余姚县令一职封给顾隐君 。
顾隐君做人忠厚老实,率性天真,特别不愿意和世俗人攀比 。他平生不结交官府里的人 。恰逢乡间有徭役事发生,顾隐君因为这件事而创作了《鸿雁》诗,此诗流传到苏州 。顾君过去生活在海边,做官后的说话和穿著,仍然像过去的海边人,没有丝毫城市人奢侈习气,到了富贵发达时,他更加谨慎节俭 。到余姚去接受朝廷奉养(或:到余姚就任县令),他只让力夫跟随自己,独自一人在晚上到官衙里去,县里人都不知道 。敬领官服后,他闭门不结交州郡官员 。郡太守举行乡饮宴会时,亲自上门迎接延请他,可他最终没有前去 。每天早晨,他焚香朝着京城方向跪拜,每吃一顿饭喝一次酒,一定先把手放到额头上表示感谢,说:“没有天子的恩情,我不能够过这样日子 。”家居时经常读书,遇见自己满意的内容,每次他都挑选出来对人说个不停,他常说:“我不相信现在的人不能像古人那样活着 。”所以他一生不曾爱惜钱财,不曾怀疑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