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良永《厓门吊古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良永《厓门吊古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
厓门①吊古记
[明]方良永
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会县 。县官属谒既,予进知县罗侨,语之曰:“厓山之事,千古痛愤 。办香敬吊,行与子偕 。”乃具牲帛,僦民舟习海行者以行 。
夜二鼓,乘汐出港口,风静波平 。天未明抵岸 。启篷窗,东视厓门甚迩,景色曚曚未辨 。登岸,典祠者逆于道左 。少顷至祠下,达观殿宇碑亭,考其营建颠末 。中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公,两庑皆祀同时死节诸臣 。其额与祭,则皆上请于朝,得旨俞允者也 。观礼毕,易便服,穿丛薄间,从西上直至山巅 。转顾后山苍翠,亭耸如扆②;环视左右山,逶迤盘踞,如虎伏龙行,水绕其势如弯弓 。隔岸诸峰层叠,秀丽如画 。较以形胜,此亦足恃,而顾不能救国之亡,岂地势无与于人事;抑天命已去,非此所能胜欤?悄然而退 。
予回舟次,伫立岸上,见水鸟飞鸣而下上,渔歌互答于两涯 。追思往事,黯然伤怀 。徘徊间,典祠者曰:“前有奇石可往观 。”予遂乘小舟径诣石处,蹑磴仰视,巨石如屏 。屏石有刻,已磨灭不可读 。顾问典祠者,云旧有大刻“元柱国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近巡按广平徐公瑁易刻曰:“宋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死事于此 。”今石长字没矣 。予窃论弘范宜不足责 。宋之执政,以国与人,如弃遗余,恬不知恤 。非得二公振起其间,天理民彝③,或几乎息 。彼弘范犹元臣也,何足深咎 。况二三公之名实,昭然史册间,当与日月争光;区区摩崖④,胡能轻重,而必与之较争哉!
因与罗尹论厓山事:谓当宋室播迁之时,三公非顾命大臣,皆无与国休戚存亡之义,即使不死,亦无敢非之者 。今其孤忠大节,乃出于寻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后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 。祠有田三顷余,乃知县割废寺遗业所充 。又山故无虎豹,居民素不为盗,巡司虽设,频年无捕获功 。天既薄暮,予独坐舟中,感今念昔,屡就枕而不成寐 。
既竣事,咸曰:“自有厓山之行,天日无此晴霁,风波无此平妥也 。”
(选自《方简肃文集》卷五,有删节)
[注]①厓门:即崖山,位于广东新会南大海中 。南宋末,宋军与张弘范统帅的元军在此决战,宋军全军覆没,张世杰、陆秀夫等大臣及宋少帝赵昺殉国,宋亡 。②扆(yǐ):屏风 。③民彝:人伦 。④摩崖:在山崖上书刻文字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僦民舟习海行者以行僦:租用
B.登岸,典祠者逆于道左典:掌管
C.谓当宋室播迁之时迁:贬谪
D.乃知县割废寺遗业所充 割:划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