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听课体会|千课万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二 )



体会二、数学课堂以生为本 。

这也是这次活动的主题 , 就像活动的一句标语关注学生才‘人文’ , ‘儿童课堂’堪称‘优质课堂’”和“高效低耗最‘精彩’ , ‘生本课堂’也是‘低碳课堂’” , 这也是参加这次活动所有的特级教师课堂的共同优点 。特别是华应龙、黄爱华两位老师的课 , 让我印象最深 , 一堂课下来 , 老师说的并不多 , 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 , 引起学生的思考 , 从而突破难点 , 真正避开了“灌输式”的教育 。课堂上 , 学生的声音才是最美的 , 他们的思考过程是最重要的 , 即使学生理解错误 , 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 例如许卫兵老师 , 他在课堂上听到学生错误答案的时候 , 并不急着反对纠正 , 而是通过其他学生的回答去帮助理解 。

体会三、课堂教学要关注后进生 。

听了这么多的特级教师的课 ,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 , 都有自己的想法 , 唯一不变的只有这个话题---关于后进生 , 关注课堂的后30% , 黄爱华老师提到一个也不能掉队 , 伸出手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 , 吴正宪老师在她的讲座中提到中谈到 , 孩子你听懂数学了吗?你快乐吗?你的营养午餐营养吗?朱德江老师说道的:学会蹲下身子、弯下腰来 , 走进孩子的世界 , 聆听童声 , 透视童真 , 读懂童心 。他们提到孩子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不懂 , 听不会 , 该多郁闷啊!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为后进生开放 , 尽量让学生好学 , 好懂 , 这就是这些特级教师的心声 。他们无不关注后进生的成长、经历和发展 。引申到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堂 , 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想只有这样关注了后进生的心理 , 关注了后进生的学习态度 , 也关注了后进生的发展 , 把数学课堂中的教书和育人完美结合 , 数学教学才能厚重 。

体会四、课堂需要快节奏 , 也需要慢镜头 。

刘松老师说的:“蜂蜜是蜜蜂酿的 , 养蜂人自己酿不出蜂蜜 。老师要学养蜂人 , 把学生带到有花蜜的地方 , 其它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就好了 。”所以 , 我们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 , 去思考 。只有关注学生、读懂教材 , 才能使课堂迸发出生命 。同时 , 我们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 而更要关注的是那些“后进生” 。数学课堂确实需要保底 , 那就是每个目标要实现 , 每个孩子要接受 。课堂要实实在在 , 对待学困生我们要感同深受 ,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 我们也要适当放慢脚步 , 如果不这样 , 那么前面的学生走得越快 , 后面只会越来越跟不上 , 那我们的教学就没有质量可言 。自问我的课堂我就做不到这一点 , 总是很心急地继续上课 , 不会耐下心来一步步扎实地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