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技巧|经验交流;医患交往的技巧

经验交流;医患交往的技巧
即使认识到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 也不是都能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 因为其中有很多交往技巧 。
(一)认识医患交往过程
建立一般良好人际关系要经历五个阶段:互不相识、开始注意、表面接触、建立友谊和关系亲密 。发展到第五阶段的医患关系是极为罕见的 , 处于前四个阶段的情况是很多的 。
第一阶段:互不相识 , 彼此陌生 , 医患的双方均未注意到对方的存在 。就诊次数较少的病人 , 或住院时间很短的病人 , 与医生的关系都处于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开始注意 , 双方注意到对方的存在 , 也可能知道对方的简单情况 , 但双方接触很少 。看病次数较多或住院时间稍长 , 或经历过医生特殊治疗的病人 , 与医生的关系可能处于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表面接触 , 受到双方某个因素的吸引 , 双方彼此接近 , 有了较多的表面接触 , 吸引对方的因素可能是医生的品德、技术、态度或病人的病情及在医院的特殊表现 。这是形成第一印象的时期 , 有的医患双方都形成了关于对方的良好第一印象 , 交往尚可发展 , 有的只是一方第一印象较好 , 或双方第一印象均为一般 , 交往到此为止 。第四阶段:亲密关系时期 , 双方视为知己 , 愿意与对方分享有关的信息、意见与情感 。至此 , 双方建立友谊 , 成为朋友 。有的长期与医生打交道的病人 , 受到医生的品德、技术、待人接物的感染 , 觉得医生是救命恩人 , 知恩图报 。医生对于这类病人确实下过功夫 , 看到治疗成果内心高兴 , 加上病人的个人品德 , 所以医患关系日趋密切 , 结成朋友 。
(二)把握医患交往的要素
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各种疾病治疗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 必须认真分析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 切实把握 , 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 。
近年来 , 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 , 曾举办过一项大规模问卷调查 , 调查作为益友的因素 , 收回问卷四万余件 , 经统计分析发现 , 多数人公认的益友条件 , 依序排列出11个因素(括号内数字为填写问卷者百分比):①值得信赖(89%);②待人忠厚(88%);③热心且富有感情(82%);④爱帮助人(76%);⑤诚恳坦率(75%);⑥有幽默感(72%);⑦肯花时间陪我(62%);⑧个性独立(61%);⑨健谈(59%);⑩有智慧(58%);⑾有社会良心(49%) 。据研究 , 除了第6、8、9三项因素之外 , 其余的8项因素 , 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时 , 都是医生必须具备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