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农业产业化|山东潍坊农业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2012年3月5日至3月11日,我们一行近50人在赵华副县长的带队下,“看”了潍坊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真正体会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考察学习了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收获也大,思考也多 。
一、对潍坊农业的总体认识
一、农业产业各具特色 。潍坊农业产业化,由农民自发自创,政府大力推动而逐渐形成“三大六小”发展模式 。各有千秋 。一是以诸城为代表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即“企业+农户” 。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开端模式,也是最早的订单农业模式 。以诸城乐港集团为例,企业提供农户鸡苗、饲料、技术、防疫,农民负责饲养,成熟后,由企业收购、加工和销售,再由企业返还农民利润 。二是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即“市场+基地+农户” 。众所周知,暖冬大棚蔬菜是寿光的拳头产品和叫响全国的品牌 。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聚集了天下农民和物流者无限关注和期待的目光 。每天把农户需要的生产资料运进来,把农户生产的产品销出去,为当地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发展了一批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实现了“建一个专业市场,带动农户专业生产,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形成一方区域经济带”的发展目标 。寿光已成为全国蔬菜批发交易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平抑中心 。三是以安丘为代表的出口外销模式:即“企业+基地+农户” 。主要靠出口加工龙头企业,自建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蔬菜基地,按照国外订单要求进行生产,然后加工包装外销 。除三大模式外,还有“六小”模式:即以寒亭为代表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以高密为代表的区域化种、养、加模式;以奎宁为代表的城市农业观光旅游模式;以昌邑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以昌乐为代表队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以寿光农业科技博览园为代表的农业高科技走廊模式等 。
二、龙头企业带动力强 。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潍坊市一批龙头企业开始在本行业独占鳌头,有的成为全国知名企业集团 。以诸城市为例,2010年全市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00多家,带动85%的农民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全市70%的工业企业是“农字号”,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达50%以上 。
三、市场体系日臻完善 。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潍坊市重点建设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数千个商业机会和近万人就业,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
推荐阅读
- 关于农业的格言民之大事在农
- 人生|人生读后感
- 夏洛的网读后感|夏洛的网读后感600
-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读后感
- 山东春节习俗
- 作风建设剖析材料|农业局干部作风建设年剖析材料
- 民主生活会|贯彻十八大精神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2013山东理科状元|2013理科状元毕业赠言
- 宣传片解说词|安徽农业宣传片解说词
- 农业农村工作计划|农业农村电视宣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