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七 )
一、评价目标
通过实施新的评价方法,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注意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
2、自主性原则 。
要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
3、综合性原则 。评价的内容,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 。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
4、多样化原则 。评价的方式力求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评与课外评相结合 。
5、多元化原则 。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社会等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
6、激励性原则 。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
三、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水平、知识能力水平和学科成绩、身体健康水平、劳动技能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等五个维度,各维度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又分为内容要素、等级评定等 。(略)
四、评价方法和要求
(一)评价方法
1、改革评价方式,扩大参评主体 。
(1)、评价方式:①、阶段评价,班级周评小标兵和学校德育处主题活动月的星级学生评价;②、综合评价,期末在周评小标兵和月评星级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总评;③、新三好学生的评选 。
(2)、扩大参与评价的主体,具体分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或社区参评、班主任和学校少先队总评等五个方面 。
2.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要求,在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确定自评等级 。
3.学生互评 。周一班会或其它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首先分小组评价,评价小组由组长负责,小组内首先是学生自评,然后互相评价,讨论确定互评等级,组内依据自评和互评结果推举出本组小标兵 。评价时,学生可在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中的相关单项评价栏内,分别用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四个等级呈现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小学生寒假计划模板怎么写
- 工作计划|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综合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小学生寒假学习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综合部2022年度工作计划模板
- 祝福语|小学生感恩节卡片祝福贺词
- 工作计划|企业综合办公室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小学生五年级新学期计划模板
- 小学生读后感作文
- 小学生读昆虫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