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超市|经验交流;让课程成为“超市”( 二 )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课程放手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比如,软件应用课程学生学的是电子报、图片处理,可不可以将校报采编设计的任务交给他们?编程课程是不是能为班级、学校工作编写实用的程序?摄影课程的学生可不可以自己采编电视台新闻?
二、规范过程管理,丰富课程成果
1. 重视过程管理
我们的课程超市要想走向深入,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规范与长效机制,规范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过程管理、课程评价等,重视课程超市的过程管理,要有人做、有人查、有人评 。
2. 丰富课程成果
【课程超市|经验交流;让课程成为“超市”】目前我们的课程成果几乎是空白,做了除了学校课程管理方面很少的一部分资料,其他成果都是隐性或者零散的 。我们的课程也开设了,活动也开展了,但是没有形成高质量的物化成果,比如文集、光盘、展厅等 。
三、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师资团队
师资是课程超市实施与发展的关键,鉴于我校师资队伍现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打造这支队伍:
1.与学科基地相结合
教育局正在积极筹建名师工作室,我校有些学科在全市具有领先地位,那么工作室的相关成员都可以受聘成为课程超市的指导老师,这将为课程超市指导教师队伍注入活力 。
2.与家长学校相结合
我们拥有1500多名学生,也就意味着我们具有近双倍的家长资源,我们可以结合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成立家长讲师团,让学有专长的家长成为我们超市的义工、志愿者 。
3.与教师的专长相结合
我觉得最可行的是,我们可以让具有不同兴趣、专长的老师成为课程超市供货商 。说实话,我们学校有不少蛮能的教师 。比如,朱阿根老师信息技术玩的挺溜;张佩玲老师的文采众所周知;郭道香老师的相声说得不错,高根娣、李云霞等老师的十字绣没话说;高祥老师的网页设计算得上高手;谢根保校长、严华芹老师的太极拳大家都知道;何佩蓉老师是体操专业出身;徐晖主任、苏文正老师对象棋情有独钟;朱同华老师的烹饪技术不一般;黄勇校长的演讲与口才一流 。但是,以上教师有几个承担了课程超市的任务呢?如何让这样的教师加入是我们课程的当务之急 。
如此,我们拥有富有特色的课程,进行规范的管理,拥有身怀绝技的师资,就如超市货源丰富,服务规范,怎能不生意兴隆?九月份的教育现代化提升工程现场会为我们课程超市的展示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希望我们每一位外中人都能够出点子、挑担子,将课程超市最富外中特色,最配得起外中名字的一面展示给来宾 。当然,有品位,出成果的课程超市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有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择高而立、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才能形成特色课程,也才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基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超市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写2022
- 工作计划|超市2022年度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超市下周工作计划怎么写
- 新课程|《新课程怎样教》读后感
- 走进新课程读书心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
- 实践论读后感|《小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读后感
-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
- 走进新课程读书心得|学习《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 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读《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放学后的课程表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