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小学|赴重庆大学附属小学学习心得体会( 三 )



(二)数学随堂课记实

1、六(1)班的数学课--《可能性》 。六(1)班的梁小春老师也是个女教师,她的这堂课让我印象最深,整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完成 。第一个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足球赛中的裁判员和两个队员,用硬币分出哪个队先开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每个队都有1/2的可能性 。第二个游戏:让学生在盒子里摸“彩色粉笔” 。盒子里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不同颜色的4根粉笔,你喜欢什么颜色呢?你一定能抽到你想要的颜色吗?学生高高兴兴地参与了游戏,有的学生抽到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大部分学生没有抽到自己喜欢的颜色,为什么呢?因为抽到每个颜色的可能性是多少呀?1/4,比刚才1/2的机会少了 。再在这个盒子里加进2个白色的粉笔,又让同学们抽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抽到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时老师就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原来老师加了两个白色粉笔后,抽到白色粉笔的可能性是1/2,而抽到其它颜色粉笔的可能性是1/6,机会越来越少了 。第四个游戏:让学生感受商场里面的大转盘 。转盘上面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其它鼓励奖就有上百个 。谁一定能转到一等奖呢?同学们都摇头,老师让几个同学试试,都没转到奖品 。同学们现在知道了吗?这就是商家经常玩的一种手段,用几个显眼的奖品诱惑你,让你在他商场买东西,其实你转到奖品的可能性很少,对吧?这堂课既让学生学会了生活中存在“可能性”,又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也有“陷阱” 。

2、六(2)班的数学课--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六(2)班的数学老师是个男老师,姓张 。张老师复习导入,大家还记得工程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吗?板书:工作总量=工作速度×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速度,工作速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复习题:小华每天生产40个零件,3天共生产多少个零件?不用说学生肯定会做这个题 。第一个例题:修一段路,甲工程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做15天完成,两个队同时做几天完成?请同学们首先考虑应该用哪个工程问题之间的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速度)这里工作总量直接告诉我们了吗?用什么表示呀?(单位“1”)那么甲、乙的工作速度是10天和15天吗?谁到黑板上来做一做给大家看看呀?教师让每组一个同学到黑板上解答,都解答正确 。第二个例题:修一段路,甲工程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做15天完成,两个工程队合作2天后,由乙单独来完成,还需要几天完成?张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没有学生到黑板做一做给我们看看呀?有了例一的基础,大多数学生也做出了这个题 。第三个例题:修一段路,甲工程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做15天完成,甲先做4天后,乙再加入,还要几天修完这段路?有了例1、例2的基础,学生很快做出了这个题 。自己教了那么多年的数学,这堂课对我触动很大,张老师打破了大多数老师讲一个例题就让学生多练几个习题的常规,把工程问题所有例题全部摆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比较,从易到难,一步步引导学生 。我相信,这个班学生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工程问题应用题都会得心应手、应刃而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