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题报告|高中研究性学习课——开题报告( 二 )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 , 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过程 , 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 , 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 。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 , 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 , 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 , 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 , 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 , 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 , 得出相应的结论 。
(2)调查研究 。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 , 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 , 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 , 获取调查结果 。
(3)初步的交流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同学之间充分交流 , 学会认识客观事物 , 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 正确地认识自我 。
5、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 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 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 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 。老师指导作用该如何发挥?
答: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 同时 , 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 ,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 , 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 , 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 , 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
6、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 那么 , 研究性学习应当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哪些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研究生开题报告|高中研究性学习课——开题报告】答: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 , 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 重视交流与合作 , 重视动手实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 , 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 , 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 , 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 。因此 , 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 , 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 ,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 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 , 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 ,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 施展自己的才能 , 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