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题报告|高中研究性学习课——开题报告( 五 )


在同一主题下 , 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 , 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 ,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 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
(二)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 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 , 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 , 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 , 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 , 主动地提出问题 , 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方法 , 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因此 ,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 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 , 而应引导、归纳、提出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
(三)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 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
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 , 发掘资源 。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 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 。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 , 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活环境 , 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 有助于提高各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 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 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
(二)重视资料积累 , 提供共享机会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体验和取得的成果 , 对于本人和他人 , 以及以后的各届学生 , 都具有宝贵的启示、借鉴作用 。
(三)适应差异 , 发挥优势 。不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 , 因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各有侧重 , 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各有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体条件 , 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留有足够的余地 。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 ,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主要目的 , 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