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读书笔记|教育名著读书心得( 二 )
阅读是抽象的 , 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 。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 , 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 。我们生长在这么好的年代 , 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 。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 。我不得不四面突围 。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 , 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 。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 , 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 , 我更加高兴 。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 , 或者一种观点 。()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 。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 , 我越要寻找不同的书来辩论 。读书 , 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 , 教育的纯洁 。可以说:“是读书是我开始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开始让我明白了一个教师的伟大 , 明白了教育人的乐趣 。相信在以后几年的教学中 , 我还会不断的读书 , 用读书来充实我的生活 , 我的人生 。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 。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 , 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 , 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 , 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 , 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 。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 “小故事”为素材 , 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 , 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 , 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 , 发人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 , 很有见地 , 值得我们探讨 。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 , 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在国内 , 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 , 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 。来到美国后 , 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 , 可是在这个班里 , 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 , 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 , 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 , 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 。可后来 , 作者通过观察 , 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他们从不问“像不像” , 而是问“好不好” , 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 。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 , 像不像老师的画 , 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 。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 , 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 工作计划|2022一年级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小学2022安全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局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健康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个人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继续教育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机构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