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二 )


②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 , 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 。刚刚成年 , 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弟的老师 。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 , 经他指导传授 , 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 。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 , 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 , 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 。竹轩先生每次打开书箱 , 就禁不住流泪说道:“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 , 我作为后人如果不再加以增进 , (家学)就将没落了 。”于是毕生朗诵思考 , 博览群书 , 而尤其喜欢读《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 。平时喜爱弹琴 , 每到风清月朗之夜 , 就焚香弹琴数曲 。弹完琴后 , 又即兴创作诗词 , 并让子弟一起和诗 。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 , 与陶潜、林逋相比 , 没有比不上的 。
③竹轩先生 , 家里很贫穷 , 就亲自授徒(赚取酬金)来奉养母亲 。母亲性格一向严肃稳重 , 而对娘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 , 非常同情关爱 。竹轩先生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 , 慷慨赠给他们衣食 , 热情关怀 , 惟恐照顾不周 。而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 却来不及顾及 。弟弟王粲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成为孤儿 , 母亲十分地疼爱他 。竹轩先生在弟弟小的时候就在家塾里教他学习 , 在弟弟长大后又带他到各地游历 , 财物的有无 , 心情的忧乐 , 没有什么不与弟弟同甘共苦的 。等到自己的儿子王华仕官翰林时 , (王华)向朝廷请求 , 分出俸禄来作为父亲竹轩先生的奉养 。竹轩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 。乡里骨肉相争的兄弟 , 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 , 大多惭愧懊悔 , 变得亲善和睦了 。
④竹轩先生相貌奇伟 , 细目美须 。与人交往 , 平和快乐 , 和蔼可亲 。而对门人弟子 , 则树立典范 , 极其严格 , 严肃得(让人)不可冒犯 。他撰写文章 , 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 , 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 , 好像没有刻意去写 , 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他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 , 都收藏在家里 。
⑤竹轩先生与先父菊庄翁一同缔盟“吟社” , 两人意气相投,是莫逆之交 。我魏瀚自从退官归家后 , 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 。而且我与竹轩先生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 。龙山学士的儿子王守仁 , 又与我的儿子在乡里一同被举荐到朝廷 。两家是世代交好 , 了解竹轩先生的 , 绝没有像我这样了解之深的了 。因而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 , 以备史官采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