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零草》自序原文和翻译

《奇零草》自序原文和译文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①
原文: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 。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 。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 。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 。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 。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 。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 。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 。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 。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 。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 。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 。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 。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 。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以代年谱 。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 。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 。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 。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③ 。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 。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 。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
注:①张煌言(1620-1664),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 。②舞象:代指成童,成童即十五岁以上 。③义熙:晋安帝年号 。
译文:
我自十五岁以来,就喜欢写作诗歌 。先父担心我荒废了经史的学习,多次拿这件事来劝诫我,我于是就放下笔不再写歌了,然而还是偷偷地写诗 。等到科举考中之后,我和四面八方的贤士豪杰交友也就更广泛了,来来往往的馈赠答谢,时间长了,写的诗竟然填满了箱子 。适逢国家灾难接二连三,我在江东倡导抗清大义,凡是以前一展雕虫小技的诗歌几乎丢失殆尽 。从此,不管是外出筹划军队,还是入朝掌管起草诏令,还能够在闲暇之时吟诗作对 。到清军渡江南下,长短不一的诗歌和奏章的草稿以及起草的诏令,一切都付与战火之中,这确实是文字的不幸啊!
我从丙戌年就开始在海上飘荡,至今已经十七年了 。这期间忧虑国家思念家乡,为处境困窘悲伤,为动荡不安的局势忧愁,无时无事不足以扣动心弦的 。有时领兵北伐,意气风发放声高歌,有时避让清军向南征讨,在寂静之时空旷之地,低声吟唱 。每当风雨飘摇和波涛震荡之时,这些更加令孤独的臣子怀想旧主,令出行在外的游子想念亲人,难道这些诗篇是什么亡国之音吗?或许寄托了忠贞臣子的哀世之音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