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柳彧列传》原文及译文( 二 )
彧见近代以来 , 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 , 作角抵之戏 , 递相夸竞 , 至于糜费财力 , 上奏请禁绝之 。诏可其奏 。是岁 , 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 , 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 , 州县肃然 , 莫不震惧 。上嘉之 。
(选自《隋书》第62卷 , 列传第27)
译文:
柳彧 , 字幼文 , 是河东解地人 。年少好学 , 读了许多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 。武帝亲自处理各种事物 , 柳彧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 。武帝认为他很有才能 , 让他担任司武中士 。后来担任郑县县令 。平定齐朝之后 , 武帝大赏下属官官 , 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 。柳彧上表给皇帝 , 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晋级 。
高祖登基后 , 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 , 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回家服丧) 。不久 , 起用为屯田侍郎 , 坚决推辞而没有得到许可 。当时的制度 , 三品以上官员 , 大门上都以戟为门(指显贵人#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家) 。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封为应国公 , 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 。柳彧在批文上写道:“仆射(yè官职)之子还没有分家 , 他父亲的戟槊已列在门外 。尊有压卑的道义 , 儿子有回避父亲的礼数 , 哪里容得下外门已经设了戟门 , 内门还要安装戟门呢!”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办成 , 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 。柳彧后来升迁为治书侍御史 , 在任上严词正色 , 很是被朝廷官员所惧怕 。皇上嘉奖他正直 , 赐给他钱十万 , 米百石 。
当时的刺史多由武将担任 , 大都不称职 。柳彧上表给皇帝说:“当今天下太平 , 四海安宁 , 管理百姓 , 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 。以前汉光武帝是一代明君 , 从普通百姓起家 , 对这方面的真伪了解得很清楚 , 他与二十八位将领披荆斩棘 , 安定天下 , 等到功成之后 , 没有安排二十八位将领任职 。俯伏(古时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 , 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看见诏书 , 叫上柱国和干子担任杞州刺史 , 这个人年近八十 , 风烛残年之人 。以前担任赵州刺史 , 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很不熟悉 , 政务全由下属办理 , 贿赂公行 , 百姓叫苦 , 怨声载道 。有歌谣这样说:‘老禾不早杀 , 馀种秽良田 。’古人说:‘耕当问奴 , 织当问婢 。’这句话的意思是各有所能 。干子这个人 , 射箭骑马等军人本事 , 是他的长处 , 担任文官管理百姓 , 则不是他能理解的 。如果说优待老人 , 自然可以多多赏赐钱和布匹 , 如果再叫他担任刺史 , 损失则太大了 。我死进谏 , 怎敢不竭忠尽智呢 。”皇上认为柳彧说得对 , 干子最终免了职 。应州刺史唐君明 , 在母亲死后的服丧期间 , 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的姑姑 , 柳彧弹劾他 。二人竟因此而犯罪 。隋朝是在五胡十六国接连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 , 风俗颓坏 , 柳彧多有矫正 , 皇上很喜欢他 。他见皇上勤于听政 , 众多官员的奏请 , 多烦杂琐碎 , 于是上疏进谏 , 皇上看后嘉许他 。后来因违背圣旨免职 。不久 , 又叫他复职 , 皇帝趁机还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 。”因为柳彧家中贫困 , 皇帝命令主管部门替他建房子 , 于是说:“柳彧是正直的官员 , 是国宝啊 。”当时他如此被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