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黄道周传》原文及译文
《明史·黄道周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黄道周,福建人 。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 。天启间入翰林 。时在翰林者,多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 。
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①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 。上其议于朝,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 。已而,文龙卒无成 。魏忠贤②用事,道周拂衣归 。
崇祯元年,起原官 。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 。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
谓关门之祸自此始 。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 。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 。崇焕言由阁臣钱龙锡 。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上疏救之 。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 。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 。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 。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 。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 。”上益怒,竞削籍 。然龙锡亦竟减死 。
九年擢右中允 。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
大狱 。而上以为能,益信之 。道周上言:“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 。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体仁衔之 。
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 。是时杨嗣昌夺情③,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艰,嗣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 。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縗\从事,贻后世笑,慨然思论之 。上竟相嗣昌,道周不与焉 。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 。
十七年,北都陷 。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 。有隙,自请出驻广信,芝龙龁之,无兵无饷,兵溃被执,至南京死焉 。
【注】①关:指山海关 。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 。③夺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 。
译文:
黄道周,福建人 。家里贫困,务农为生,侍奉双亲,因孝顺闻名 。天启年间进入翰林院 。当时在翰林院的人,多生活闲散养尊处优,黄道周于是作《矫轻警惰文》来劝诫他们,得到了同僚们的敬重 。
辽东战事正危急,毛文龙以镇江之捷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借重(毛文龙#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的力量收复觉华岛,逐步图谋恢复辽河以西土地 。他们将这一奏议上呈于朝廷,认为应拨付百万饷银,只有黄道周认为这个对策不可行 。后来,毛文龙最终没有取得胜利 。魏忠贤当权后,黄道周拂衣而归 。
崇祯元年,黄道周起复原职 。第二年,辽督袁崇焕杀了毛文龙 。黄道周原本就认为毛文龙不足以倚重,到这时,更是独自抚胸长叹,认为边防祸患将从此开始 。不久,后金军队大举入侵,迫近京城 。皇帝震怒,就于军中逮捕袁崇焕,追究主使者 。袁崇焕说是由内阁大臣钱龙锡主使 。案件审结,钱龙锡被判处死罪 。黄道周听说这件事,叹息说:“怎么能够让皇上背负诛杀辅臣的声名呢!”上疏救钱龙锡 。奏章递上去后,皇帝大怒,降旨严厉责备黄道周 。黄道周没有被压制吓住,重新上奏章说:“供养军队多年,物力已耗尽 。即使杀了一个钱龙锡,对边疆战事也没有好处,白白毁坏己方的士气,伤害治国的本质 。臣特意不自量力地想要亲历疆场,审察险要厉害之处 。一旦让我统兵,将扑灭燎原之火,这是我的最大的希望 。”皇帝更加震怒,黄道周最终被削去官籍,可是钱龙锡也最终减免死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