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陆九龄》原文及译文( 三 )


等到了兴国 , 兴国地临大江 , 这里的风俗节俭吝啬 , 很少有人知道学习的 。陆九龄不因为是闲职而自我放松 , 规矩更严格了 , 他时时将衣服帽子穿戴整齐 , 好像要面对很多人一样 , 劝勉安抚百姓引导辅助人们求学 , 于是士人逐渐增多 。不到一年 , 因为继母去世而离开 。服丧期满 , 调任全州教授 。还没上任 , 就得病了 。一天早晨起来 , 陆九龄坐在床上和客人聊天 , 仍旧把天下的学术人才作为惦记的事情 。到了晚上 , 整理好衣襟正面躺着就去世了 。去世时四十九岁 。宝庆二年 , 皇帝特地赠陆九龄为朝奉郎、直秘阁 , 赐谥号为文达 。
陆九龄曾经继承他父亲的志向 , 更注重研修礼学 , 治家有法 。全家上百口人 , 男女按照次序分工各司其职 , 家里的礼节像朝廷里一样严格 。忠诚恭敬友善平易 , 乡人受到教化 , 都敬顺兄长 。陆九龄和弟弟陆九渊互相做师友 , 友好相处而见解各异 , 学者号称“二陆” 。有求学的人来咨询 , 九龄从容地告诉他们 , 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获取的 。有的人没有什么和他交谈 , 他就不阐说 。陆九龄曾经说:“人总有难以用语言说得清楚的糊涂的地方 , 言词激烈 , 恰好强化他们的想法 。过一段时间 , 未必不自己明白过来 。”
【《宋史·陆九龄》原文及译文】吕祖谦经常称赞陆九龄说:“志向远大 , 脚踏实地 。有关键之处的阻碍 , 即使累积了九仞高山般的功夫也不敢满足;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 即使成为很多人的表率也于心不安 。他听取并且观察 , 站在那儿四下观看 , 不达到极公平极纯粹的境地 , 不敢施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