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郡君家传》原文和译文( 二 )
(选自《二程文选译》 , 有删节》
译文:
先母姓侯 , 太原盂县人 , 排行第二 。世代都是河东的大姓 。祖父侯篙在五代乱世时 , 凭借威武勇猛闻名 。父亲侯道济 , 开始凭借儒学在科举考试中被录取 , 任润州丹徒县令 , 赠封尚书比部员外郎 。夫人幼小的时候就聪明过人 , 女工这类事情 , 没有不会的 , 喜欢读书 , 能广泛了解古今的事情 。
十九岁时 , 嫁给了我的父亲 。服侍公婆以孝顺谨慎著称 。和先父相敬如宾 。品#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德、仪容非常美好 , 内外亲戚没有不敬爱她的 。先父依赖夫人持家 , 对夫人特别敬重 , 但夫人谦逊温是非曲直 , 注重自我修养(自我约束) , 即即是小事 , 也从不专断 , 一定禀告父亲后才去做 。堂叔很小时就成了孤儿 , 夫人抚养照顾他 , 常常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她治家有方 , 不严厉而上下做事有条理 。她不喜欢鞭打奴婢 , 把小家奴看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 。儿子们有时呵斥他们 , 夫人总是告诫他们说:“贵贱虽然不同 , 但同样是人 。”路上遇到有被遗弃的小孩 , 夫人多次收养他们 。夫人喜欢制作药物 , 用来救济病人 。
先父凡是生气的时候 , 夫人总是为他宽解 。只是儿子们有过错 , 她却不加以掩饰 。她常说:“儿子不成器的原因 , 是做母亲的掩盖他的过错 , 致使做父亲的不知道 。”夫人有六个儿子 , 活下来的只有两个 , 对他们的慈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了 。但在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上 , 却一点也不宽容 。因此我们兄弟俩平生对衣食不加挑剔 , 不会用凶狠的话骂人 , 不是本性就这样 , 而是夫人的教育使我们这样的 。
先父解除庐陵县尉职务 , 前去接受新任命 , 寄居在历阳 。恰逢叔父也解除了毗陵属官的职务 , 居住在一起的人口很多 , 家中储备不足 。夫人经营处置 , 辗转变换 , 使得衣食不致于缺乏 。夫人安于贫穷简朴的生活 , 衣服器用节俭朴素 。看到亲族之间竞相崇尚奢华 , 就像没看见一样 。小女儿刚几岁的时候 , 忽然走失 , 乳母们悲痛哭泣 , 大呼小叫 。夫人斥骂并阻止她们 , 说:“如果在(没立丢失) , 自然能找到 , 如果确实丢了 , 你们像这样 , 将有什么用呢?